開立生物相似藥省健保藥品支出 健保署推3年試辦計畫

2951
陳曉彤 報導
開立生物相似藥省健保藥品支出 健保署推3年試辦計畫

【NOW健康 陳曉彤/台北報導】生物相似藥進入台灣醫療市場已近10年,卻一直打不進幾大醫學中心,為了節省健保藥物支出,健保署推出為期3年的試辦計畫,鼓勵醫療機構使用生物相似性藥,醫師開立6大成分處方藥品,在現有診察費外,再多支付醫療點數150點(約135元),希望占比從目前7.38%,提升至30%,預計可節省2.7億元。


為增生物相似性藥使用量 健保署祭出獎勵


該試辦計畫鼓勵醫師使用adalimumab、etanercept等6大成分生物相似性藥,多與免疫調節有關,主要適應症為治療乾癬、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血液腫瘤、乳癌、骨質疏鬆


相較於一般學名藥,生物相似性藥製程複雜,因此目前絕大部分生物相似性藥仍由國際大廠製造,有能力研發製造的本土藥廠不多。健保署統計,去年健保收載生物相似性藥共計11成分、41個品項,申報量僅占整體同成分藥品的7.38%。


健保署表示,隨著台灣人口高齡化、少子化,醫療費用持續增加,為了降低生物製劑等昂貴藥物藥價,必須鼓勵醫療院所使用藥價較低的生物相似性藥,以減少藥費支出,治療更多病人,為此,推動此項試辦計畫。該試辦計畫共有2大重點:


1.醫師開立6大成分處方藥品,於現有診察費外,再多拿到150個醫療點數,約莫135元。


2.因部分醫界人士擔心生物相似性藥費用較低,造成各區健保總額變少,健保將回補差距部分,總額將不受影響。


生物相似藥安全性受檢視 提供臨床更多選擇性


關於生物相似性藥品的資訊,一般西藥依據構造及製造方式,可分為小分子藥品、大分子藥品,小分子藥品結構簡單,可以化學合成方式製造,例如,阿斯匹林(Aspirin)、安眠藥,抗生素及止痛藥


至於大分子藥品(蛋白質)則結構較為複雜,由數10個甚至上千個胺基酸組成,需以基因重組技術透過活細胞製造,又稱為生物製劑或生物藥。因結構複雜,無法仿傚製造出與原廠生物藥完全相同結構的藥,只能製造出與原廠生物藥結構非常相似的藥,所以稱為生物相似性藥品。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於2014年起陸續公告數項生物相似性藥品研發準則,要求廠商在結構品質、動物試驗、藥物動力學/藥效學、臨床試驗等4個層面,與原廠生物製劑進行比對試驗。


生物相似性藥品在上市後,廠商依臨床使用經驗,持續監視追蹤其安全性;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則會針對廠商上市後安全性資料進行審查,以及早發現上市前未偵測到的不良反應。


生物相似性藥品已是各國藥政主管機關所認可的藥品類別,如同小分子學名藥一樣,生物相似性藥品可提供更多選擇,更重要的是減輕藥價的負擔。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白內障原因不只有老化! 醫曝常見成因及手術風險評估
▸吃韭菜能壯陽嗎? 韭菜功效、禁忌與推薦吃法完整解析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