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中央健康保險署今 (30)日宣布,自111年7月1日起將用於椎體成形術所需具顯影效果之「脊椎骨水泥」醫材納入健保給付,1年約有4,300名病患受惠。健保署指出,為增進全體國民健康,提升病患生活品質,在有限財源下,逐步針對臨床缺口醫材優先研議納入給付。而針對椎體壓迫性骨折病患接受椎體成形術時,需使用具顯影效果低溫的骨水泥,健保署為提升病患醫療安全性減少併發症,將「脊椎骨水泥」納入健保給付。
椎體壓迫性骨折常發生於胸腰椎 嚴重恐影響生命危險
健保署表示,椎體壓迫性骨折是指脊椎骨塊或椎體塌陷造成骨折,導致嚴重的疼痛、變形和身高減少,常見發生於胸腰椎;胸、腰椎壓迫性骨折,主要臨床症狀包括產生持續性疼痛、駝背、神經損傷,甚至呼吸困難,經常造成老人背部疼痛或變形,但是長時間臥床更易造成患者加速的骨質流失,導致功能喪失,甚至影響生命。
據悉,治療此類骨折之目的是希望重建脊椎穩定度、減少疼痛、恢復活動能力。保守治療方式,例如:臥床休息、服用止痛藥、穿背架、物理治療等,待骨折自然癒合,緩解疼痛。但若有明顯神經壓迫症狀、劇烈疼痛與無力,則建議採手術治療。傳統手術方式包括實施神經減壓手術或合併脊椎融合骨釘固定術,然因多數病人有骨質疏鬆,將鋼釘架在疏鬆的骨骼上,穩固效果不佳;且手術時間較長、傷口大癒合時間亦久,若年紀大病人或合併有其他慢性疾病,容易產生併發症。
手術使用「脊椎骨水泥」! 可減少併發症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說,健保署根據「骨科特材給付效益評估研究案」及醫療科技評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報告,考量若臨床選用椎體成形術來重建脊椎穩定度,緩解疼痛所使用的「脊椎骨水泥」相較於健保給付之骨水泥,具顯影效果、低溫黏稠度高減少發生併發症,對病人更具安全性可減少發生再次手術或感染,縮短住院天數,特別是脊椎骨水泥針對骨質疏鬆症所造成之壓迫性脊椎椎體骨折,具臨床必需性。
脊椎骨水泥納入健保於3月通過會議! 7月開始實行
健保署坦言,在本署與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及社團法人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共同努力下,加速研議將脊椎骨水泥納入健保給付,感謝學會所提供專業的意見及協助,本特材順利通過111年3月召開之「全民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特材部分)」。且在健保署積極與廠商協調溝通下,所有廠商皆願意為被保險人提供更完善的醫療照護品質貢獻一份心力,自111年7月1日起將脊椎骨水泥納入健保,每位病人最高給付68,000點,健保給付每位病患每次手術1組(包),估計健保1年投入2.0億點預算支應,約有4,300名病患受惠。
李伯璋認為,由於科技日新月異,新醫材種類眾多,倘新醫材具臨床實證效益、可預防疾病惡化又可提升安全性、提升醫療品質或屬臨床缺口,健保署基於增進全體國民健康之精神,未來將持續努力將具有臨床實證效益且臨床治療必要的新醫材納入健保,將醫療資源妥適運用於不同科別領域病患共享,以達到精進醫療照護品質及守護全民健康福祉之目標。
更多NOW健康報導
▸7月1日口罩繼續戴! 這4大族群後天開始可追打第4劑
▸確診康復者恐留新冠後遺症 醫師:別慌!通常會漸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