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歲的賴小姐與男友分手後,出現突然暈厥、打翻飲料、寫字掉筆等情況,朋友都以為這是分手的後遺症,就醫檢查竟發現罹患「多發性硬化症」。由於傳統治療使用干擾素針劑,易產生發燒副作用,近3成患者因此中斷或放棄治療,造成疾病復發。健保局9月起已給付口服免疫調節療法新藥,不必挨針,更使復發率降低55%,為患者帶來一大福音。
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巫錫麟表示,多發性硬化症發生原因至今仍不明,可能與基因或環境有關,多半被認為是自身免疫系統引起。因自體免疫細胞攻擊神經傳導細胞,神經系統遭受破壞,導致身體各器官活動功能變慢或停止。
多發性硬化症屬罕見疾病,好發於20至40歲,女性較多,根據101年7月衛生署統計,全台灣約有1117名病患。由於症狀包括手麻腳痛、視力衰退、排泄退化、逐漸癱瘓,表現多樣,患者通常在多次轉診後,透過核磁共振、脊椎穿刺等檢查才能確診。
現階段治療多發性硬化症,多以施打免疫調節劑、類固醇、干擾素,其中又以干擾素最為普遍。巫錫麟理事長表示,干擾素雖能降低發病次數,緩和病情,但卻有發燒、肌肉關節痠痛、頭痛,以及肝功能受損等類似感冒症狀的副作用。
為此,近3成的病患因此中斷或放棄治療,還有部分病患因為無法忍受自己打針,而無法持續治療。
為了改善治療方式,目前醫界研發出一種口服新藥,巫錫麟理事長指出,口服新藥是用於復發緩解型多發性硬化症,屬免疫調節療法,可使復發率降低55%,失能惡化風險降低30%。每日口服一粒的方式,也使病患更方便接受治療。
巫錫麟理事長提醒,使用第一次口服藥物後,患者應持續接受觀察至少6小時,確認是否出現緩脈或心律不整等症狀。多發性硬化症病友可主動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切勿自行中斷治療,以免加重病情。目前台灣已於今年9月1日通過健保給付最新口服藥物,可望造福廣大硬化症病患。
▲多發性硬化症屬罕見疾病,好發於20至40歲,女性較多,根據101年7月衛生署統計,全台灣約有1117名病患。由於症狀包括手麻腳痛、視力衰退、排泄退化、逐漸癱瘓,表現多樣,患者通常在多次轉診後,透過核磁共振、脊椎穿刺等檢查才能確診。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