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憂鬱症發生的確實原因尚無定論,一般可分為以下幾點:
一、產後荷爾蒙的變化,如:動情激素及黃體激素下降的影響
二、生產過程引起過度的害怕和驚慌
三、產後傷口的疼痛及全身虛弱無力
四、照顧新生兒的壓力及睡眠不足
五、無法調適自己體型及體態的變化,擔心不再具有吸引力
產後憂鬱症好發因子包括:原本就有身心疾病,如憂鬱症、心血管疾病、嚴重經前症候群﹙每次月經來就會出現嚴重情緒困擾者﹚、以及意外懷孕、曾想墮胎者、與配偶情感不睦及懷孕晚期情緒不穩的產婦等等,而最近幾年在台灣常見的還有離鄉背井的外籍新娘。
產後憂鬱症依其程度不同可以分為三級,分別是產後情緒低落﹙Postpartum blue﹚、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及產後精神病(Postpartum psychosis);茲分述如下:
一、產後情緒低落﹙Postpartum blue﹚
發生率約佔產婦的50%-80%,多在產後3-10天發生,發作時間最多不超過二週,症狀較輕微,主要的情緒表現是好哭、疲憊、心情低弱、易怒、焦慮。在身體方面會表現出頭痛、失眠、作惡夢...等症狀,對寶寶則會出現喜怒無常的矛盾反應。在治療方面則是多給產婦支持、鼓勵、傾聽,並建議出外踏青等休閒活動;若有逐漸惡化的情形,則需請產婦求助精神科門診。由於此病多以短暫及輕微的方式表現,往往不需藥物,癒後大多良好。
二、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發生率約佔產婦的10%-20%,多在產後三天發生,發作時間平均約六〜九個月,症狀與產後情緒低落類似,只是症狀更多樣化及更嚴重,以及發作時間更久。典型的症狀是情緒激動、哭泣、失眠、反應遲鈍、疲憊不堪、有強烈的罪惡感及擔心無法照顧好寶寶、無法集中精神處理日常事務、嚴重者甚至有自殺的念頭。一旦發生此病下次產後再發生的機率約20%-30%,所以家人絶不可輕忽。在治療方面需要家人的扶持,並勸產婦應暫時放下照顧寶寶的重大責任,多與其他產婦接觸、談話、討論、分享。此外尋求精神科門診並使用抗憂鬱藥治療是必須的。如果產婦會有傷害自己或寶寶的可能性時,則需住院觀察。
三、產後精神病﹙Postpartum psychosis﹚
發生率約佔產婦的0.1%-0.2%,約在產後數週或遲至一年才發作,可分為兩種類型:
(一) 早發型
一般在產後三週內發作,多發生在第一胎、較年輕的產婦,其預後較好。
(二) 晚發型
一般在產後三週後發作,多發生在經產婦、較年長、未婚、社經地位較低者,其預後較差。發作時間常會持續好幾個月以上,最常見的症狀有情緒激動、起伏不定、哭泣、失眠、像木頭人、幾乎對外界沒有任何反應,並具有罪惡感。有些個案會有嬰兒死亡、被掉包...等妄想與幻覺,國外研究報告個案會有5%的自殺率及4%的殺嬰率,因此務必要積極治療。在治療方面則需尋求精神科門診使用抗憂鬱劑及抗精神病藥物,家人同時的照顧也可使產婦較能迅速恢復正常的人際關係。
產後憂鬱症的預防首要之道是:產婦應學會如何自我調適,除了建立信心克服困難,也要培養適應的能力。當覺得疲倦或心煩時給自己一些時間休息以保持平靜,每天撥出一些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如出門散散心或和朋友聊聊天,使身心得到放鬆。
此外慢慢適應照顧新生兒,不要求自己做個完美的媽媽。當然家人的理解和關心是不可缺少的,特別是父母、公婆和丈夫應該從旁給予支持與鼓勵,幫助產婦早日康復。如果產婦或家人懷疑其可能罹患產後憂鬱症時,應即早求助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專業人員協助,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