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藥物當糖果 幼兒反胃嘔吐

1965
【NOW健康 黃靖芳/台北報導】
孩童誤食
▲臨床毒藥物諮詢中心統計歷年來超過2萬名6歲以下兒童中毒個案,結果顯示,誤食藥物(36%)是造成幼兒中毒的首位,其次為吃了物質材料(20%)、環境用藥(11%)、美容化妝用品及個人清潔用品(8%)、家庭清潔用品(8%)等。(圖/ingimage)

藥物沒收好,當心幼兒誤食中毒!小姊姊拿到白色藥丸,以為是糖果曼陀珠,給了弟弟吃,沒想到小男生沒多久嗜睡、反胃嘔吐,緊急就醫。檢查結果發現,白色藥丸居然是伯父每天都得服用的降血壓藥物。

為了提醒家長及幼兒照顧者注意兒童中毒的風險,臺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財團法人毒藥物防治發展基金會費時一年完成「兒童中毒預防親子動畫」。希望藉由動畫,讓3到6歲的兒童理解生活周遭中潛藏的各種有毒物,並提醒父母及實際照顧者,了解在哪些情況下可能發生幼兒中毒意外。

臨床毒藥物諮詢中心統計歷年來超過2萬名6歲以下兒童中毒個案,結果顯示,誤食藥物(36%)是造成幼兒中毒的首位,其次為吃了物質材料(20%)、環境用藥(11%)、美容化妝用品及個人清潔用品(8%)、家庭清潔用品(8%)等。

例如,1歲小男童在家中玩耍時,誤喝了姐姐的眼藥水,結果臉部潮紅、心跳過快。另一名2歲幼童則是好奇吃了伯父的精神科藥物,結果走路不穩,眼神呆滯,眼睛上吊,家長還以為中邪,鬼魅纏身。二人經緊急送醫,接受解毒劑治療後才好轉。

臺北榮總內科部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鄧昭芳說明,幼兒誤食藥物方面,以安眠藥物及精神科用藥最為常見,物質材料部分則以誤食電池導致後果最嚴重。至於環境用藥中以老鼠藥最常造成兒童集體中毒,個人美妝及個人清潔用品則對兒童最具吸引力,酸鹼清潔劑則是因具腐蝕性,成為重大隱憂。

鄧昭芳表示,中毒在國內外則是導致兒童罹病及致死的主因之一,但可預先防範。由於圖像幫助孩童學習新事物的效果佳,因此世界衛生組織近年來極力推廣以動畫或遊戲等多媒體寓教於樂的方式,來推動幼兒中毒預防教育。

鄧昭芳說,由於可能導致中毒的物質種類眾多,北榮在動畫內容中特別挑選出最常見,導致後果最嚴重的9類中毒途徑,包括口服、皮膚黏膜接觸及吸入等,透過實際案例的介紹,來傳達中毒的預防概念,並提醒父母要充分扮演守護孩童的角色。

鄧昭芳強調,為考量新移民的需求,動畫同時製作英文、越語、泰語及印尼語等多種字幕,民眾只要搜尋 「毒藥物防治發展基金會」網站內的「LOVE看動畫」,或到YouTube搜尋「柏柏的冒險」即可觀賞,也可免費下載中毒諮詢電話APP,以備家中幼兒中毒時緊急求助使用。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