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長期腹瀉
-
膽結石愛找「她」!43歲女晚餐後上腹悶痛 竟是膽結石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4543歲的女性小敏,過去並無特別慢性病病史,但最近這2週以來,每當晚餐吃得較多時便會開始出現上腹悶痛狀況,起初以為是腸胃炎不以為意,直到症狀愈發嚴重,才到奇美醫院急診室尋求治療。經診斷後,發現小敏的白血球指數及發炎指數偏高,也檢查出膽囊石合併膽囊炎,於是會診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陳界溥,並進行經皮穿肝臟膽囊引流術並輔以抗生素治療,術後恢復良好。 -
連續拉肚子狂跑廁所 慢性腹瀉可能是這6個原因惹的禍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407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拉肚子的經驗,而拉肚子的「腹瀉」現象,又可以分為「急性腹瀉」與「慢性腹瀉」,區分的方式取決於腹瀉的持續時間,通常只要腹瀉出現長達連續幾周,那就是所謂的「慢性腹瀉」,而慢性腹瀉可能只是食物上的過敏或藥品的副作用,但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警訊。《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慢性腹瀉原因」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6大慢性腹瀉原因排行。 -
長期不明原因腹瀉 胰臟炎送急診意外發現罕見闌尾腫瘤
癌症新知 / 腸癌3257高國堯醫師起初收治該病患入住加護病房,經電腦斷層掃描確認是膽結石併發胰臟炎,原本準備等胰臟炎緩解後安排膽囊切除,但在執行術前斷層掃描評估時,意外發現闌尾直徑腫到正常的4倍大,管腔內布滿黏液,推測是罕見的闌尾腫瘤,會診大腸直腸科醫師方佳偉。 -
慢性失血導致頭暈目眩 揪出元凶竟是痔瘡惹禍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20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蕭光宏表示,痔瘡組織是肛門內正常的襯墊組織,當襯墊組織異常增生,就形成所謂的痔瘡,雖然不是嚴重的疾病,卻可能影響生活。痔瘡可分為內痔及外痔,常見症狀為腫、脹、疼痛、流血,從肛門進去大約1.5公分左右是直腸與肛門的交界,這交界之內的痔瘡組織增生稱為內痔,交界之外的痔瘡組織增生則稱為外痔。 -
喝精力湯養生? 當心過敏食物傷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98聯安診所分析2016年1,533筆慢性食物過敏檢測大數據,整理出國人十大過敏食物排行榜,第一名為蛋白,包括蛋糕、肉丸等相關蛋製品,都成了許多民眾的過敏原。第二名至第十名依次為小麥、花生、螃蟹、蜂蜜、牛奶、奇異果、杏仁、牡蠣以及芝麻。 -
長期腹瀉、腹痛 小心「神經內分泌腫瘤」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06蘋果迷應該不難發現,賈伯斯自1999年以來,從原本的臉頰「澎皮」到2011年謝世前的面黃肌瘦,就是罹患了「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確診時已晚期,徒留遺憾。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王秀伯理事長表示,高達5成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是在健檢進行「內視鏡」檢查,罹患此病。王秀伯也指出,藉由有效的「內視鏡」相關檢查,可讓8成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在腫瘤未轉移前,就提早發現異常。 -
長期腹瀉腹痛血便 小心潰瘍性結腸炎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006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吳文傑說明,林老太太過去有高血壓及痔瘡病史,40歲時曾罹患大腸炎,接受2年治療。由於年長合併有腹痛、體重減輕、大便習慣改變以及血便等類似大腸癌症狀,安排了貧血及營養相關的血液檢查以及大腸鏡檢查。 -
長期腹瀉體重下降 慎防發炎性腸道疾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48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周仁偉醫師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簡稱IBD)這是一群慢性、發炎的腸道疾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兩種,好發於二、三十歲的青壯年族群。主要症狀包括:反覆腹痛、腹瀉、發燒、血便、體重減輕、貧血、營養不良等。隨病情演進,可能因腸穿孔、狹窄、瘻管等併發症開刀切腸,國人應加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