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薏仁
-
冬季皮膚乾癢老年人首當其衝 中醫指導正確養護及食療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249中醫觀點認為,「風、寒、暑、濕、燥、火」是外在病源的6大因素,6淫病邪皆由外而入,與季節氣候、居住環境有關。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其中「濕」可分為內濕和外濕,內濕指的是身體內累積過多濕氣,代謝不平衡;外濕則指外在環境濕氣較重,兩者相互影響導致體內的問題由內而外爆發,累積的毒素和垃圾轉由皮膚排出,皮膚自然會發癢,容易引起溼疹和汗皰疹。 -
紅豆湯僅排第7!公開15款甜湯熱量 這款竟是熱量殺手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6637雖然冬天還沒到,但由於最近氣溫轉涼,許多人都會喝來碗熱甜湯暖胃,雖然甜滋滋的味道讓人難以抗拒,但仍須小心喝太多可能會帶來甜蜜的負擔,裡面所加的精製糖,更是熱量殺手。高敏敏營養師將提供你市面上常見的15款甜湯熱量,並告訴你在購買甜湯前應該注意的事項,讓你吃的安心又健康。 -
花生貢糖驗出赭麴毒素A竟超標15倍 開罰新台幣3萬元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067食藥署表示,本(112)年7至9月共完成243件食品檢驗真菌毒素,包括米麥類8件、薏仁與藜麥等穀類21件、花生製品104件、紅麴製品15件、咖啡類15件、嬰幼兒食品21件與其他食品59件(包括香辛類15件、豆類1件、乳類14件、含蘋果食品10件、油籽類10件、蓮子7件與無花果2件)。 -
秋燥皮膚問題尤以濕疹、汗皰疹易復發 中醫治療重養護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8862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肺主皮毛」,指的是皮膚汗毛,台灣氣候較為潮濕,加上夏季寒涼食物吃的多,體內五臟六腑運行遭受阻礙,秋冬季節轉換時,體內代謝就會不平衡,原本應從正常管道排泄的濕氣和垃圾,改由皮膚路徑排出,進而導致皮膚發癢、紅腫等濕疹皮膚疾病。 -
夏天喝冷飲加重濕熱體質 中醫推消暑氣茶飲解熱不傷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04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氣呢?周宗翰說明,身體的濕氣就是無法有效調節的水分,所以夏天易疲勞、中暑、頭暈目眩的人要特別注意,另外,吃得不多但體重未減輕反而增加,甚至喝水都會胖也與濕熱有關係。 -
今夏濕熱有感!濕疹、汗皰疹易爆發 中醫教你改善方法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155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說明,中醫認為皮膚疾病患者除了自身代謝不良,外在環境也是重要的誘發因素,炎熱時出汗可排解,往往濕氣不易排除,身體代謝不正常,便會從皮膚排出毒素。 -
天氣濕熱全身皮膚癢透透 中醫師指導體內外除濕這樣做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632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下過雨後出太陽,地面濕氣蒸發,濕熱交雜容易引發部分民眾的皮膚疾病,像水泡、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等症狀就容易加劇。 -
狐臭中醫也能改善?中醫飲食搭穴道療法 扭轉濕熱體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98天氣逐漸變熱,在外面活動一下很容易就汗流浹背,流汗雖是身體重要的散熱機制,但有汗臭味的民眾在此時就會感到十分難為情,甚至影響到參與社交活動的意願,若遇到高溫的情況下皮膚表面也容易孳生細菌,而汗水和皮膚上的細菌作用過後就會產生特定的味道,特別是發生在腋下的氣味,也就是俗稱的狐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