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老年憂鬱
-
憂鬱和失智症威脅老年健康 「三動三空三力」樂享獨處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713台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治蔡佳芬說明,台灣65歲以上長者,每10人就有1人罹患憂鬱症,失智症則是每12至13人就有1人,憂鬱和失智患者常見的共同症狀包含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情緒不佳,一般可從「日常」、「情緒」、「認知」3個面向來觀察。 -
「衰弱」非正常老化過程 醫:積極治療可改善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278臺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林純聿表示,許多年長者在遭逢壓力事件,如重大疾病、親友辭世、摔倒等,身心狀況與自我照顧能力會大不如前,整個人衰老。許多人以為老了就一定會衰弱,事實上,衰弱是身體強健到功能衰退的變動狀態,並不是正常老化過程,如果能夠早期發現衰弱情形並積極介入,就有機會延緩衰弱、失能狀態。 -
及早著手退休規劃 擁抱樂齡生活第二春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740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表示,台灣已邁入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高齡社會」,但根據調查,70歲以上民眾,每10位有1位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因此積極推展老年憂鬱防治工作,提供中、老年人及陪伴者促進長者心理健康的資源。 -
銀髮族罹患憂鬱症 恐出現「假性失智」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53在《他是憂鬱,不是失智了》一書中闡述了老年憂鬱症與失智症的不同,作者和田秀樹以多年的臨床經驗,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讓讀者明白老年憂鬱因症狀近似老化、失智,而常被忽視或誤解,如果我們能幫助身邊的長者穿越情緒黑潮,就能避免誤診的情況發生。 -
老人家愛囤積雜物 可能透露憂鬱警訊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101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一點也沒錯,研究發現,鄰里好友的凝聚力,可減少長者憂鬱的風險。 -
改善老人視力走出憂鬱 銀髮活出「睛」彩人生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135年長者常見5大視力問題之中,第一名為老花,其次則是白內障、散光、近視及青光眼,許多長輩忽略視力問題,認為看不清楚也沒關係,反正年紀大了,視力本就會退化。 -
長輩多培養生活能力 有助降低憂鬱及孤獨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653該研究以參與「英格蘭老齡化縱向研究」中的8,119位52歲以上民眾為對象,探討5項生活能力「情緒穩定度、決心、控制、樂觀,及認真」對個人的影響。研究發現,擁有4項以上的生活能力者,具有財務穩定性較高、較少憂鬱傾向、較低社會孤立感、健康狀況較佳等好處。 -
每逢佳節老人易憂鬱 關懷家中長輩不能等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023每逢佳節倍思親,老年憂鬱最受忽視。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老人家因慢性疾病困擾、喪偶、退休或子女不在身旁等,長期累積憂鬱情緒,但常被當成老化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