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異常出血
-
罕見技術! 亞東全台首例「子宮轉置手術」登國際期刊
癌症新知 / 腸癌4123大學畢業年僅23歲的程同學,本該迎接人生新階段,卻因連續數月肛門異常出血就醫,意外發現自己罹患第三期低位直腸癌。傳統骨盆放射治療雖能控制腫瘤,卻可能對卵巢與子宮造成不可逆損傷,使年輕患者失去自然生育能力。為守護程同學未來生育希望,亞東醫院婦產部與直腸癌團隊突破傳統治療框架,成功完成全台首例、亞洲第二例「子宮轉置手術」,完整保留她的子宮及卵巢功能,為年輕女性癌症患者帶來全新希望,並於今(2025)年榮登國際期刊發表。 -
子宮手術後擔心會影響受孕? 選擇適當的手術方式及防沾黏醫材是重要措施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13857子宮是女性特有的生殖器官,其主要功能與孕育胎兒及月經來潮有關。當子宮內出現息肉、肌瘤、妊娠物殘留,甚至惡性病變時,常需透過手術切除。婦產科醫師建議,特別是有生育計畫的女性,要謹慎選擇手術方式,以對內膜傷害較小的術式為主。進行子宮內手術時也可考慮使用防沾黏凝膠。此舉能保護子宮內膜,預防傷口癒合時產生沾黏,為未來的受孕增添一份保障。 -
妳月經正常嗎?確實追蹤生理期 成女性健康管理新趨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964全球已有超過2.5億女性正在用手機追蹤自己的月經週期!根據牛津大學與丹麥研究團隊2024年發表於《Digital Health》期刊的最新研究,三大主要月經追蹤應用程式的下載量已突破2.5億次,而這個數字還在快速成長中。中山醫院婦產科林時羽醫師表示,將月經週期當作健康指標,能夠提早發現多種婦科疾病和全身性健康問題;因為每個月來報到的「好朋友」,竟然就是自己身體健康的重要密碼! -
不明原因經痛、性交疼痛! 當心子宮內膜異位症恐不孕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18944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婦科主任温國璋醫師解釋,「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原本應該存在於子宮腔內的子宮內膜組織「跑到」子宮外的其他部位生長,且具有似原組織細胞生物功能的一種疾病。依病灶位置可分為3類 -
停經婦女才會得?破解子宮內膜癌2迷思 注意異常出血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11865子宮內膜癌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癌症,主要好發於50歲以上、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由於此類癌症早期警訊為陰道異常出血,若能及早察覺並接受治療,存活率相對較高。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醒女性朋友,應密切關注身體變化,及時就醫診斷,把握治療時機,有效守護自身健康。 -
月經不規則愛注意! 醫:可能導致不孕、子宮內膜癌變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704428歲的林小姐近半年來月經週期變得不規則,有時間隔45天,有時僅20天,經血量也時多時少,經期也變得忽長忽短。她原本月經週期穩定,每28天來一次,經期約5天,經量適中。最近她也注意到臉上痘痘變多,體重增加了3公斤,且基礎體溫無明顯雙相變化。因擔心影響將來生育能力,決定到婦產科門診進一步評估。 -
停經後仍不時出血? 當心子宮內膜增生病變子宮內膜癌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70551名60歲的吳女士因為停經後仍有不定期出血的情形,因此一直持續在台北慈濟醫院進行追蹤檢查。日前在某次回診中,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厚度異常增生,遂決定接受子宮內膜搔刮術進行採樣。經手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醫師邵芷萱說,在手術中發現了吳女士的子宮中有一塊肉瘤,若不及時處理,很有可能會病變為子宮內膜癌。因此在與吳女士討論後,決定以摘除子宮的方式根除病灶。術後吳女士不再受異常出血困擾,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
什麼是子宮頸癌?如何預防? 婦產科醫師建議做5件事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13216子宮頸癌的發生通常與持續的高危型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有關,大部分患者在早期並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因此早期篩檢對於預防和治療至關重要。從今(114)年1月1日起,國民健康署擴大癌症篩檢,增列25至29歲女性每3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女性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35歲、45歲、55歲女性當年度1次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