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生活品質
-
畢業生初入職場成為社會新鮮人 職場適應障礙比例增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596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表示,社會新鮮人初入職場,在承受比學生生活更大的壓力時,如果出現失眠、心悸、肌肉無力及腸胃不適等,就可能是「職場適應障礙」。除了上述身心症狀,超過5成患者合併焦慮、憂鬱、煩躁,甚至出現攻擊行為等情緒失控問題,症狀持續時間可長達3個月。 -
民眾對尿失禁迷思多 9成誤以為漏尿等於膀胱無力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925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為響應世界尿失禁周World Continence Week(WCW),今年首度舉辦中高齡尿失禁防治與健康促進論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高齡照護暨教育協會、社團法人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台灣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學會與台灣助產學會等代表共同出席簽署「大齡人生不失勁」行動宣言,高聲呼籲民眾關注尿失禁的議題。 -
中高齡預防肌少症 阻抗型運動比慢跑還有效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387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暨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醫師指出,國內流行病學統計發現,65歲以上民眾罹患肌少症比例為在1成左右,超過80歲的男性罹患率更高達近3成。研究顯示,肌少症嚴重影響晚年健康及生活品質,不過,民眾對於肌少症的認知卻嚴重不足,50歲以上中高齡者能夠瞭解肌少症定義為「肌肉質量減少、肌力下降」者僅2成。 -
長時間下背部疼痛 當心是脊椎骨折了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077李宜軒提到,脊椎壓迫性骨折患者通常會下背部疼痛,活動或走路時疼痛感明顯,有時咳嗽、打噴嚏會更痛;部分患者甚至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從椅子或床上站起來,來到門診確診時,腰椎多已壓扁,若不盡快接受治療,會造成長時間臥床不起,甚至可能衍生更多問題,嚴重者可能壓迫神經,引起雙腳痠麻、下肢無力。 -
呼吸中止造成身體缺氧 恐致血壓飆升加重心臟負荷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80國立陽明大學內科學科教授、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常敏之指出,該患者確診為高血壓後,曾使用鈣離子阻斷劑治療,回診追蹤卻發現血壓未獲得穩定控制,進一步詢問睡覺時是否有打鼾狀況,以及白天是否容易打瞌睡,並轉介至睡眠中心進行24小時血氧監測。 -
手腕橈神經受損 動態性副木助恢復生活機能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304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徐瑋璟表示,鄭先生因肱骨骨折合併橈神經損傷,標準治療過程為先開刀將肱骨復位,經觀察1至3個月,再視恢復情形決定是否需2次手術;因該患者橈神經受損,導致手腕抬起困難、指掌無力伸展,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故先以動態副木輔助其生活機能需求,並預防肌肉萎縮,視神經修復狀況,再決定後續是否安排開刀治療。 -
新版心臟衰竭治療指引接軌國際 可望降低2成死亡率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726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黃瑞仁醫師指出,全台每年超過7萬人因心臟衰竭住院,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心臟疾病對人類健康危害還高於癌症,名列全球10大死因之首,而心臟衰竭為心血管疾病末期表現,隨著人口老化,台灣心臟衰竭病人逐漸增加。 -
「竹竿病」患者治療易中斷 整合照護提升生活品質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188僵直性脊椎炎是1種主要侵犯脊椎關節及附近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疾病,其鈣化僵硬,使脊椎失去柔軟度而形如竹竿,才被稱做「竹竿病」,部分病患會演變為嚴重的駝背。僵直性脊椎炎具有休息不見好轉及活動開始後症狀減輕的特色。睡覺到清晨時常會因僵化而疼痛,甚至無法成眠。好發於20至40歲的成年人,其整合治療方式包括抗發炎止痛藥、類固醇、關節炎特殊用藥、生物制劑、外科矯治、復健及病人自我學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