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巴金森氏症
-
輕度腦創傷比你想像更嚴重! 醫:這些後遺症不可不防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6975騎車跌倒、浴室摔跤,台灣腦創傷人數眾多,但醫師提醒,別小看輕微腦創傷,這可能在提高日後失智症、阿茲海默氏症、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民眾務必積極保護腦部,騎車戴安全帽,家裡裝設防滑裝置。 -
巴金森氏症病程細分5期 醫:治療採1療法不讓病情惡化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13老年人因老化罹患神經退化性疾病,除了失智症外,巴金森氏症也是一大威脅。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曾冠穎表示,巴金森氏症初期症狀與老人退化很像,導致患者來到醫院就診時,病程往往是較為嚴重之時。臨床通常會先採用藥物控制,當病情惡化嚴重才考慮手術治療,進而改善症狀並避免藥物副作用。 -
喝檸檬水能調整體質酸鹼度? 喝錯方法小心牙根蛀爛掉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7349年紀越長、越在意養生,先前有年長民眾以「喝檸檬水」養生,但喝下檸檬水後未直接吞入喉、反而讓檸檬水接觸牙齒過久,結果在例行牙科檢查時,醫師意外發現新增了許多「牙根蛀牙」、養生不成反倒先傷身。 -
影帝李康生10年來飽受斜頸症困擾! 出現4症狀愛注意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789台灣神經復健醫學會理事陳智光指出,斜頸症是1種肌張力不全症,由於頸部肌肉攣縮,導致患者脖子歪斜、頭部偏移至特定方向,不能任意轉動,影響視線、平衡感,例如,無法準確拿捏與物品的距離感、走路容易跌倒,許多病友擔心旁人眼光,不願出門與人社交。 -
走路不穩要掛哪一科?快聽從醫師建議 別忘帶日常藥單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62民眾走路不穩除了發生結構性病變,例如中風、巴金森氏症、脊椎嚴重側彎、肌肉萎縮等疾病外,不適當的用藥也可能引起其副作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神經內科主任林志遠表示,患者一般很難找到周全科別來評估,建議可請神經內外科、家庭醫學科、老年醫學科、骨科、復健科及中醫傷科等醫師來協助。 -
長新冠竟引發巴金森氏症! 63歲婦染疫後行動突變遲緩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46563歲莊太太半年前突然行動遲緩、反應變慢,懷疑是巴金森氏病,可是採取藥物治療效果不彰,她在朋友介紹下改到大醫院治療。醫師問診後得知,莊太太的症狀是感染COVID-19後才出現,判斷恐是「長新冠」,後續藉由藥物調整、生活習慣改變及靜脈營養療法等一系列治療,病況才獲得顯著改善。 -
6旬婦罹巴金森氏症!長期服藥病況卻無感 原因出在這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367巴金森氏症患者用藥需要多注意,新竹臺大分院巴金森治療團隊營養師陳姿羽表示,患者最好在飯前30分鐘或飯後1小時服藥,且避免與高蛋白質食物同時服用,以減少食物對藥物吸收的影響。 -
中醫大附醫研發智憶康 AI輔助1分鐘內評估有無失智症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379081歲的張伯伯原來精明開朗,今年初開始,卻經常忘記他人交代的事情,也不願意與家人交流,且說話邏輯不易理解,經家人陪同前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門診,由神經部主治醫師、人工智慧中心許凱程主任先透過傳統檢查方式,由專業人員進行心理量表測驗、腦部MRI影像等檢查,結果檢查結果發現,張伯伯的心理量表分數低於同齡人平均值,另MRI發現為腦部腦萎縮,後來便運用人工智慧中心研發「智憶康」系統,藉由張伯伯的醫學影像,以其腦部灰質大幅退化以及腦脊髓液增加的異常比例,1分鐘即可預測張伯伯腦部年齡大於實際年齡5歲,推估張伯伯已罹患早期失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