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全球暖化,引起氣候異常,除了減少工業及汽機車的排碳量,民眾只要改變飲食習慣,就能一起愛地球。作法簡單,例如,國人每天以黃豆製品取代1掌心的畜肉產品,1年就能 減少約430萬公噸碳排放,相當於70萬輛1,600c.c.汽車繞行地球1圈的碳排放。
為了解決地球暖化,國際刺胳針委員會(The Lancet)提出「植物性食物為主飲食」,強調「讓你的下1餐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不但能大幅減少碳排放,還有益於健康。
多攝取植物性食物好處多多,可以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及心臟衰竭等罹患機率。研究證實,較少吃肉的族群,可降低16%心血管疾病及中風的罹患風險、32%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此外,國外研究發現,生產1公斤的牛肉所產生的溫室氣體量比1公斤豆腐高20倍。國民健康署推估,若6歲以上國人每人每日食用黃豆製品取代1個掌心大小的畜肉類,1年即可減少約430萬公噸碳排放,相當於70萬輛1,600c.c.汽車繞行地球1圈產生的碳排放量。
「改變每日飲食,就能為地球及自己共創雙贏。」國民健康署代理署長賈淑麗提出「選食3原則」,作法簡易,就能達到「愛地球,吃得健康」等兩大目標。
▸原則1:多吃當令在地食材,少吃加工食品。在地食材價格低廉、營養價值高,可以減少因加工、儲存、運送所耗費的能源與碳排放。
▸原則2:蛋白質攝取順序為豆>魚>蛋>肉。黃豆及黃豆製品產生的碳排放量低,加上脂肪含量低、不含膽固醇,可降低心血管等疾病的發生風險。
▸原則3:堅果種子不可少,食材種類要多元。蔬菜、水果及堅果都屬於低碳食材,且含有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建議依照「我的餐盤」建議量,每天攝取多種食材。
賈淑麗提醒,國人盡量少吃牛、羊、豬等畜牧類肉類,多吃蔬果種子、全榖雜糧及豆類等食物,再酌量搭配魚、蛋、禽肉和乳製品,從飲食做起,就能減少碳排放。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沒了三千煩惱絲更煩惱! 這些名人力挽形象植回帥氣
▸日夜看盤投資追高獲利 怎料不舉壓力讓他賠上「性」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