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明年將開放含有瘦肉精進口,外界懷疑是否對身體有不良反應,衛福部掛保證容許值內,不會有不當效應發生,但反方面思考,瘦肉精有沒有可能讓人體也能「減脂增肌」?事實上在動物代謝與高溫烹調下,肉品瘦肉精殘留已經很少,想要減少脂肪增加肌肉降低肌少症風險,運動與適當飲食才最重要。
北醫校友會教育基金會與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在10月17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台灣長照醫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肥胖症專科醫師劉伯恩為民眾解惑,講解瘦肉精與肌少症相關議題,百位以上聽眾前往參加。
瘦肉精養豬成本降低 瘦肉率提高增加獲利
劉伯恩表示,瘦肉精是1種乙型受體素,成分是萊克多巴胺,在上市前28天放入飼料中,每頭豬可以增加5公斤瘦肉、降低3公斤脂肪、減少18.5公斤飼料,可以提早讓豬隻到達銷售體重,對豬隻畜牧業者來說是1項利多,卻也引發爭議。
劉伯恩持續說明,豬隻養殖業者陸續發現,使用瘦肉精讓豬隻情緒變得很不穩定,在豬舍中顯得很躁動,其實瘦肉精是類神經興奮劑,藉由心跳增加提升中樞神經興奮度,加快體脂肪分解,然而也因此陸續有質疑出現,瘦肉精可能讓人體出現噁心、頭暈、心悸、血壓上升等,同中風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增加。
劉伯恩強調,飼料中的瘦肉精,在養殖動物體內大部分都會被分解,留在體內數量已經非常少,並且萊克多巴胺熔點約165至167度,肉品在高溫烹調下,特別是燒烤,能夠破壞瘦肉精,人體胃酸也會分解瘦肉精,瘦肉精會影響到身體的劑量非常少,如果異想天開想要用瘦肉精減重,恐怕要讓人失望了。
增加肌肉重要關鍵 蛋白質、白胺酸、碳水化合物
劉伯恩提醒,想要增加身體肌肉量,最重要就是攝取高品質蛋白質,並且白胺酸(Leucine)一定要多補充,白胺酸是刺激肌肉生成,最強支鏈胺基,人體沒辦法自行合成,必須由食物取得,海鮮、魚、雞、起司,並且維生素D也很重要,能夠維持肌肉與骨骼健康,平時因適量曬太陽,讓皮膚合成維生素D。
劉伯恩也說,澱粉類食物吃太少,也有可能長不出肌肉,增加肌肉關鍵不只是蛋白質,還要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例如米飯、麵食、水果等含醣類食物,因為醣類食物是運動最佳能量來源,運動時身體會先使用肝醣當作能量來源,如果肝醣使用完,沒有額外補充醣類食物,就有可能導致肌肉流失。
內分泌、久坐、營養不足、年紀 都是肌少症發生因素
劉伯恩特別說,人體大約在40歲肌肉量與大腿肌力都會開始下降,當肌肉減少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肌少症,原因包含內分泌變化、久坐、營養不足、號令肌肉活動的神經元減少等,一旦肌肉量不足,容易下肢力量不足,增加跌倒與失能風險,代謝也會發生問題,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都有可能增加。
劉伯恩提供1個肌少症自我檢測方式,兩隻手拇指對拇指,食指對食指形成1個圈,若沒辦法圈住小腿最粗的地方,肌少症風險仍然很低,但能夠圈處起來又還有縫隙,就有肌少症的高風險,最好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確認身體肌肉量是否符合標準,了解要做什麼運動,增加攝取什麼營養,能讓肌肉可以增加。
下一場健康講座活動時間預訂於109年12月26日(六)舉行,如欲取得最新活動消息的民眾,請上網搜尋「北醫校友會教育基金會」或「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或撥打專線:(02)2391-5568洽詢。
更多NOW健康報導
▸提升牙齒美容術後滿意度 有請牙醫黑科技來幫忙
▸抗凝血藥物與深色蔬菜互斥? 專家:完全不吃顧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