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冬天皮膚搔癢抓到破皮 中醫保養之道看這裡

6701
凌芸斐 報導
皮膚乾癢
▲老年人皮膚屏障脆弱,皮脂腺逐漸萎縮,相對容易出現乾燥情況,常常不僅搔癢到脫屑、厚皮及色素沉澱,嚴重甚至血點斑斑。(圖/ingimage)

【NOW健康 凌芸斐/新北報導】天氣轉冷,皮膚乾癢的症狀時有所聞,尤其容易發生在老年人、兒童身上。由於兒童的皮脂腺尚未茁壯,老年人則皮膚屏障脆弱,皮脂腺逐漸萎縮,相對容易出現乾燥情況,常常不僅搔癢到脫屑、厚皮及色素沉澱,嚴重甚至血點斑斑,不僅患者飽受搔癢之苦,家屬看了也心疼不已。

 

中醫認為皮膚表面未起水皰或疹子的冬季乾癢,單純隸屬於搔癢症狀,不屬於溼疹或異位性皮膚炎。中醫師鄭愛蓮表示,冬季皮膚少出汗、加上滋潤不夠,臨床上常見老年人發作於背部、前胸、四肢,會陰部或肛門附近,以及頭皮產生皮屑,因為皮膚表層過乾,患者一直發癢,抓出一條條疤痕狀,甚至脫屑、出血。

 

冬季乾癢多半出現在小腿、手臂外側等皮脂分泌較少部位,呈現網格狀乾燥、皮屑掉落和皮膚搔癢的症狀。西醫大致將皮膚發炎或乾癢症狀分為急性、亞急性及慢性3期,急性期通常會刺痛、流湯水,會用強效類固醇控制病情;亞急性則皮膚粗糙、乾燥及脫屑;慢性期則出現厚皮、色素暗沉等,後2種情況會開較低劑量的類固醇止癢及加強油脂的保養來改善。

 

鄭愛蓮解釋,皮膚乾癢的成因,中醫歸納為「血虛風癢」。肝主血,血虛肝氣就會旺,進而產生肝火,造成皮膚發癢,因為老年人生理機能退化,脾胃吸收力較差,皮膚也容易乾燥、粗糙,毛細孔閉鎖,導致無法順利經由皮膚代謝出體內的廢物。尤其夜晚11點到凌晨3點屬於肝膽經排毒期,最容易發作,或是有些人白天較忙碌,夜深人靜入睡時就開始感覺癢起來,是因為體內的血虛會產生熱,加上冬天溫暖的被窩,也容易刺激皮膚搔癢。透過將室內調整至25度恆溫,或開暖氣蓋薄被,可以暫緩皮膚乾癢問題。

 

鄭愛蓮收治1名80多歲的瘦小婦女,前胸、後背及雙手臂都不停搔抓,癢到晚上無法好眠,有時白天醒來、內衣都有血漬痕跡,因為擔心西醫的類固醇有副作用,決定求診中醫。經過中醫加強補肝血、腎氣,搭配阿膠,加上去風癢的方劑,再給予中藥止癢藥膏及保護皮膚油脂的綿羊霜,經過2個月治療後,前胸、手臂已不再發癢,至今僅剩後背部搔癢,症狀逐漸好轉中。

 

天氣乾冷皮膚乾癢容易發作,老年人多為氣血兩虛引起,易血虛的更年期婦女也應多留意。鄭愛蓮建議,初期出現搔癢症狀,居家可飲四物湯補血,或運用當歸、黃耆、人蔘、紅棗、枸杞等中藥材燉排骨或雞湯食用,增強皮膚抵禦能力;食療則可攝取補血的豬肝、黑紫色葡萄,吃素者可喝桂圓茶或桂圓粥;建議老年人可適量食用肥豬肉、雞腳、豬皮或天然魚油,適量補充皮膚油脂、增加潤澤。另外,洗澡時勿用溫度過高的熱水,洗後擦上油脂豐富的綿羊霜有助增加皮膚保水力。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

相關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