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雙峰的美麗與哀愁 乳癌非絕症應積極面對

2103
【文/陳賢典(亞東紀念醫院外科醫師)】
女人雙峰的美麗與哀愁 乳癌非絕症應積極面對
▲ 乳癌最常發生病變的地方在乳腺管,極少數的病變源於乳小葉,但也可能兩者同時發生病變。乳癌分為病理和臨床兩大類,於病理方面又細分為浸潤性腺管癌、管狀原位癌、浸潤性小葉癌、乳小葉原位癌、其他、Paget氏疾病。(圖/ingimage)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飲食習慣改變,晚婚或是未婚婦女人口增加,近年來乳癌的發生率有急速上升的趨勢,此項事實不僅造成個人健康的威脅,甚至家庭社會相當大的損失。東方女性好發年齡多發生在40到50歲,西方女性多好發於30到40歲,因此早期發現及治療非常重要,如何提高警覺,得以早期接受治療將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何謂乳癌?

 乳房的實質是由乳腺小管、乳腺小葉及腺泡上皮構造所組成的,乳房分為6到9大葉,再由許多小葉組成,終端有許多小囊,由導管互相連接,主要功能是製造乳汁。乳癌是從乳腺的上皮細胞或小葉生長出來的一種惡性瘤,因癌細胞的生長失去控制,會侵入並破壞鄰近的組織及器官,或經由血液或淋巴系統轉移到其它器官。

 乳癌的分類

 乳癌最常發生病變的地方在乳腺管,極少數的病變源於乳小葉,但也可能兩者同時發生病變。乳癌分為病理和臨床兩大類,於病理方面又細分為浸潤性腺管癌、管狀原位癌、浸潤性小葉癌、乳小葉原位癌、其他、Paget氏疾病。浸潤性腺管癌大部份的乳癌都屬於這類型,約佔75%,細胞有可能擴散至乳房以外的器官;管狀原位癌病灶發生只侷限在乳腺管內,尚未擴散至乳房以外的器官,約佔5%;浸潤性小葉癌源自乳小葉,約佔5到10%。

 另外,乳小葉原位癌如果單側乳房有此病變,另一側也可能發生,預後較管狀原位癌更佳;乳小葉原位癌如果單側乳房有此病變,另一側也可能發生,預後較管狀原位癌更佳;其他則包含像髓狀癌約佔5%,另外還有膠狀(黏液性)癌、乳頭狀癌及管狀癌,比髓狀癌更少見,但此三者預後較其他浸潤癌為佳;Paget氏疾病多為乳頭表面變化,少數伴隨乳頭下腫瘤。

 至於臨床方面,根據了解乳癌侵犯的程度、治療方式及預後情形,一般分為四期。第一期:乳房腫塊小於2公分,無腋下淋巴結轉移;第二期:乳房腫塊在2到5公分之間,可能有或沒有淋巴結轉移;第三期:乳房腫塊大於5公分,皮膚可能出現紅腫、潰爛或橘皮樣變化,大部份腋下淋巴結轉移;第四期:有遠處器官轉移,如:骨、肝、肺等器官。

 致病危險因子

 基因,通常是罹患乳癌的高危險族群,有乳癌患者之家庭,尤其母親或姐妹等一等親曾患此病者,或擁有某些特定基因,特別常見於來自東歐的猶太人後裔,都是如此。不過同樣為乳癌的危險因子,也包含初經年齡小於12歲、超過55歲才停經、從未生育或超過30歲才生育、飲食偏向高脂肪食物者或酗酒者、未曾餵母乳者、年紀越大者......等,以上高危險群者,必須每個月定期做乳房自我檢查,若發現異常,應立即求醫。

  乳癌的治療

 乳癌的治療是多科團隊合作治療,其中包括腫瘤內科、腫瘤外科、放射線治療科、放射線科、及病理科專科醫師共同診斷及治療的,而治療成效完全靠團隊的溝通、協調而成就。依腫瘤大小、位置、實驗室的檢查、淋巴結侵犯之有無、及影像學之特殊檢查結果,並考慮年紀、健康情形而安排專業醫師予以診治,病患可以與醫師充份的討論。

 乳癌常見的治療方法之一為手術治療,而且方式也很多,專科醫師會與患者討論各種手術的利弊。改良式乳房根除術,是將乳房及腋下淋巴結切除,保留胸大肌,及於未來做乳房重建,適用於局部腫瘤切除;乳房保留手術,是將腫塊及腋下淋巴結切除,且腋下淋巴結無病變者,可施行此保守療法,一般仍需配合放射線治療;單純性全乳房切除手術適用於乳房腺管原位癌之患者,手術不包括腋下淋巴結切除。

 治療乳癌另一些方法,包含放射線,是使用高能量的放射線去破壞或停止癌細胞生長,或用於乳房保留手術,增加局部控制;化學治療通常會合併多種化學藥物,目前化學藥物對於乳癌細胞的控制良好,可有效降低局部復發並延長存活時間;荷爾蒙則是藉著荷爾蒙藥物去抑制乳癌的生長,此種方法適用於荷爾蒙接受體呈陽性者。

 乳癌是一個治療率高的疾病,只要經由適當的治療,在台灣第一期的乳癌5年存活率高達94%,零期乳癌的存活率幾乎為100%,而大部分的乳癌經治療10年存活率可超過80%。

 預防更勝於治療

 禁菸、禁止或少飲酒、少攝食脂肪性食物,多攝取纖維性食物、避免體重過量、按時運動,每週至少三次,每次至少30分鐘等,都是預防乳癌發生良好的方式;但若有乳癌家族史等屬高危險群婦女,則除了上述的良好方式,還應該每月乳房自我檢查、25到30歲以後建議每年作乳房X光攝影或超音波檢查,層能保護自己、免於乳癌的侵擾。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