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黃先生,20歲的男性大學生,來門診的主訴為反覆性下背痛及晨間脊椎僵硬感有三年之久,有時腳後跟會出現腫痛現象。理學檢查發現右腳後跟發炎腫痛,腰椎彎曲度稍差,抽血檢查HLA-B27抗原陽性,發炎指數ESR、CRP上升,X光攝影檢查發現雙側薦腸關節炎,而診斷出僵直性脊椎炎。
案例二:
林先生,37歲的男性商人,因為反覆性葡萄膜炎兩年多,由眼科醫師轉介來門診。詢問病史發現慢性下背疼痛合併漸進性脊椎活動度不良十餘年。理學檢查發現駝背和脊椎活動度不良,X光攝影檢查發現除了雙側薦腸關節炎外,另有腰椎及胸椎黏合,形成竹竿狀,這是一位較晚期的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
案例三:
李先生,30歲男性業務員,自服兵役期間開始出現間斷性下背疼痛,起初以為是過度疲勞所致,但漸漸的疼痛感加劇且持續,嚴重時在半夜因痠痛及僵硬感而醒。這一年多來,更因為左髖關節疼痛,而影響到正常行動。X光攝影檢查顯示雙側薦腸關節炎和左髖關節破壞,抽血檢查ESR、CRP指數上升。這是一位僵直性脊椎炎合併髖關節侵犯的患者。
案例四:
王同學,14歲高中生,因為右膝關節腫痛,無法如同學般打籃球,而由媽媽陪同至門診。起初以為是運動傷害不以為意,後來右膝疼痛到連蹲下及上下樓梯都有困難,其後經常出現腰痠背痛現象。詢問病史得知父親及堂哥皆為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理學檢查發現右膝關節發炎,腰椎活動度正常,抽血檢查HLA-B27抗原陽性,發炎指數ESR、CRP偏高,臨床上判斷為幼年型僵直性脊椎炎。
流行病學
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20至40歲的成年人,男女比例約為5-6:1,女性也可能得到此疾病,只是病例較少且病情較輕。僵直性脊椎炎的盛行率在台灣估計約佔全體人口的0.1-0.4%,以此推估,國內約有四、五萬名患者,顯示僵直性脊椎炎並不少見,但卻常常被輕忽了。
哪些人容易罹患僵直性脊椎炎?
僵直性脊椎炎與一種遺傳標記-人類白血球抗原B27型(簡稱HLA-B27)有很大的關係,95%病人具有HLA-B27抗原(即HLA-B27陽性)。統計上,若父親為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小孩得此病的機率約為百分之十。有關僵直性脊椎炎的致病機轉,至今仍不十分清楚,目前認為病因為多重因子交互影響,而其中先天的遺傳基因(HLA-B27)及後天的環境因素(如細菌感染等)皆扮演重要的角色。
僵直性脊椎炎的症狀
僵直性脊椎炎初期典型的症狀是:慢性下背痛、晨間脊椎僵直及運動範圍受限。下背痛以兩側薦腸關節為主,有時會像坐骨神經痛般蔓延至臀部,尤以晨間為最,嚴重時病人在半夜因為痠痛及僵硬感而醒。而且因為僵硬造成彎腰困難,這種背痛及晨僵現象持續時間通常大於一小時,休息時症狀更明顯,在活動過後症狀會減輕。當胸椎跟著發炎時,會伴隨呼吸疼痛以及胸部擴張困難;到了影響頸椎時,頭頸的活動會變得疼痛而僵硬。
除了脊椎症狀外,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同時併有周邊關節炎-侵犯髖關節(如案例三)、肩關節、膝關節(如案例四)及踝關節。有20%的病人會有肌腱、韌帶與骨骼交接處的發炎,好發處為腳後跟及足底(如案例一)。25%的病人會出現眼睛的葡萄膜炎與虹彩炎(如案例二),症狀為眼睛紅腫充血、視力模糊,嚴重時可能失明。少數的病人會併有心臟(瓣膜閉鎖不全或傳導阻滯)、腎臟(A型免疫球蛋白腎炎,多為無症狀的輕微血尿,只有少數病人造成腎功能異常),以及肺臟(上肺部纖維化,極為罕見)的侵犯。
病程嚴重及控制不良者,晚期因脊椎黏合,形成竹竿狀,因而造成畸型、駝背(如案例二)。脊椎黏合之後,因喪失柔軟度,再加上骨質疏鬆變得較易骨折,或因而造成神經壓迫。
僵直性脊椎炎的診斷
診斷僵直性脊椎炎主要是經由詳細的病史詢問、根據臨床症狀、理學檢查及X光攝影,必要時抽血檢查病人血液之HLA-B27抗原,一起綜合判斷而診斷僵直性脊椎炎。
目前普遍認定的診斷標準,是依據1984年的Modified New York criteria:
1. 下背痛及僵直,休息無法減輕3個月以上。
2. 腰椎運動範圍受限(腰椎的前曲、後伸及側彎三方面運動受限)。
3. 擴胸範圍受限(擴胸範圍小於二點五公分)。
4. X光有薦腸關節炎(骨盆與脊椎交接處),雙側二級或單側三級以上。
以上若有第4點再加上1~3中任何一點,便可確定診斷為僵直性脊椎炎。
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
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目的為減輕疼痛、保持脊椎活動範圍及功能,並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1. 病人教育 :
僵直性脊椎炎的病程通常是慢性、反反覆覆的,因此讓病人與家屬了解疾病的病程,預後及可能的併發症,並能與醫師充分地配合,定期追蹤及治療是必要的。睡姿宜平躺或趴睡,枕頭宜低,床板宜硬,鋪約五公分厚之軟墊,應避免過軟之床墊。
2. 運動及物理治療 :
運動對僵直性脊椎炎病人是非常重要的,對減輕疼痛,保持脊椎活動範圍及增進生活品質皆有幫助。運動種類以能活動關節但不劇烈碰撞衝擊關節的運動為宜,如柔軟體操、游泳等都是很好的運動。少數不動脊椎的運動(如自行車)及劇烈碰撞的運動(如拳擊)則應避免。維持正確的姿勢也很重要,應避免長時間維持一個姿勢不動(如長時間上網或打電動)。鼓勵病人多做伸展運動及伸張脊椎的運動,以預防脊椎的變形。
3. 藥物治療:
醫師會根據病情處方予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及免疫調節藥物。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NSAID):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目的在抑制發炎、減輕疼痛,使病人能多做運動,並增進生活品質。免疫調節劑(DEMARD):最常被使用的藥是「磺胺匹林」Salfasalazine(Salazopyrine),病情較嚴重者還可合併使用Methotrexatte(MTX),這些藥物具有調節免疫系統的功用,醫師會根據病情及體重給予適當劑量。對於頑固型的僵直性脊椎炎,醫學研究證實「沙利竇邁」及抗腫瘤壞死因子之生物製劑(如恩博、復邁),具有顯著的療效。
4. 外科手術 :
對於脊椎嚴重變形的病人,可以手術矯正姿勢。髖關節嚴重受損時,可行關節修補或置換術,改善關節功能。
結語
僵直性脊椎炎並非絕症,其病程是慢性、反反覆覆的,雖然不能斷根,但整體而言,僵直性脊椎炎的預後是相當良好的,一般並不影響壽命,控制得宜的話,百分之九十的病人仍然可以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僵直性脊椎炎是一個常見卻容易被忽略的疾病,有賴於病人自身及醫師的高度警覺心,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助於改善病程並增進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