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癌診斷大突破 磁振掃描血管新生測定

779
【NOW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血癌是人人聞之變色的癌症,目前針對血癌病患診斷技術,已經有突破性發展,台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發佈一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利用常規的磁振掃描並結合一套創新的分析模式,可準確評估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患治療的效果與存活。

  此項新發現是由台大醫學院施庭芳教授與田蕙芬教授的研究團隊共同發表,傳統上血癌病患的診療,必須接受骨髓穿刺或切片。切片取得的血管新生的數據,只是靜態的,無法得知其異常血管之血流動態或滲透性的改變,更不能重複測量新生血管的即時性變化,使得診斷及治療的效果受到很大的限制。

  新發表的磁振掃描血管新生測定研究成果,是利用常規的磁振掃描並結合一套創新的分析模式,可準確的評估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患治療的效果與存活。這是一項快速、非侵入性而且可以重覆測量的影像方法,此項創新的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上血液學科的頂級期刊「Blood」上。

  病患只須接受少量(約十至二十毫升)顯影劑注射,以及不到五分鐘的影像掃描,而不須承受穿刺切片的痛苦、也無輻射線,即可獲得大區域和全方位的骨髓血流變化參數,可用來偵測異常血管數量及滲透性的瞬間微量或功能性變化,更可呈現出治療前、中、後癌細胞周邊血管新生的血流量變化,是有效評估血癌病患骨髓血管新生的影像生物指標。

  根據施教授研究團隊近五年的研究,成功地測得人體即時性的骨髓血流灌注,得知人類的骨髓血流灌注在男女間有著極大差異,且血流量在個人年齡二十至四十歲為最高峰,隨後逐年下降,呈線性相關。同時,也發現血癌病患的骨髓血管新生遠高於同年齡同性別正常人的五倍以上。不但血管數量增加,血流灌注量加大,連滲透性的功能也產生劇烈變化.利用這套技術就能即時觀測這些活體的變化。

  根據此項指標可以精確的預測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患的治療、癒後及存活。並且在治療過程中,隨時可監控骨髓病變對藥物的療效,作為繼續治療或改變用藥的參考。甚至對於正常染色體且風險不明確的病患,也能進一步提供分析及評估。

  施教授進一步說明,癌症的形成及進展與其血管新生有著不可分的關係,就如同土壤之於種子的重要性一般。在血癌的研究,近幾年來也掀起骨髓血管新生的研究熱潮;然而,骨髓本身被骨骼及髓腔內的骨小樑重重包圍,形成一個密閉的空間,想去測量其血流量是非常困難的。此項評估技術的顯著優點之一就是可以做為預測之用,對於骨髓有輕微病變的病友,即可進行早期的偵測,評估血管新生的異常,以預期是否有進展為血癌的可能性。

  血癌的診斷還是必須依賴骨髓穿刺或切片;對於開始接受治療的血癌病患而言,必須每隔一段時間接受骨髓穿刺或切片來評估治療的效果。由於骨髓穿刺或切片的過程,病患都須承受相當程度的疼痛,無法在短時間反覆進行。因此,這種新的影像診斷技術可以在血癌患者治療過程中,提供臨床醫師更多、更早的重要資訊。

  施庭芳教授並表示,此一創新的模式也可能廣泛運用在其他癌症疾病的偵測和診斷,例如對於肝癌病患的治療評估及後續追蹤,在病患開始接受治療的第二至七天起,本模式即可以非侵入性、即時的方式去評估血管新生;發現血管新生的血流量或是其血管壁的滲透性變化,很早就能預測未來的預後及藥物的療效,以作為後續追蹤或改變治療方式的指標,對於肝癌發生率高的東方人,是很重要的突破和福音。

  這種技術也提供了高度"個人化"的醫療模式。一般的個人化醫療多需要依據基因及蛋白的生物標誌,來評估疾病的治療效果及預後存活;但是,基因的研究往往有賴於極為昂貴的儀器,或深奧的基因變異分析。本研究團隊利用傳統的核磁共振的血流功能影像分析,也同樣可以為每一位病患量身訂製的個人化醫療。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