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3歲
-
猛爆性肝炎、白血球數異常增高! 醫示警血癌可能風險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7955沈玉琳住院時,一度傳出猛爆性肝炎,肝指數爆表,三總醫療團隊則初步認為與血液疾病有關,安排骨髓抽取、骨髓切片檢查,目前狀況穩定,肝腎功能恢復正常,另著手給予化療,並評估骨髓移植。蔡承宏進一步指出,臨床就收治過多名肝功能異常者,進一步檢查發現,白血球數異常增高,經切片檢查確診為血癌。 -
腕隧道症候群半夜麻到痛醒! 醫採正中神經解離術緩解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619943歲的吳先生從事餐飲業、平時需要搬重物,且重複炒菜、切菜及洗刷鍋具等手腕動作,日前下班,騎摩托車經常感到雙手麻痛,且右手較嚴重,半夜甚至會麻到醒過來。他到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就診,確認是「腕隧道症候群」,但因為工作無法時常到院接受物理治療,因此除了訂製穿戴特製的手腕副木支架讓手腕休息外,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洪怡珣主任也為他安排正中神經解離術,減緩正中神經的壓迫。兩周後,吳先生的症狀減輕許多,不再因手部疼痛困擾。 -
白內障手術破38萬件 高階人工水晶體助老花與散光改善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587許多女性在月經來潮時,總是會感到如撕裂般的疼痛或絞痛,需仰賴止痛藥度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內科醫師謝秉芮說,有一名26歲女性患者就是如此,從13歲為初經開始變嚴重經痛,甚至一天需要服用3到5顆止痛藥,左右少腹、雙側鼠蹊部疼痛,宮縮痙攣痛伴隨抽痛,且於月經來前兩日症狀持續,西醫診斷出子宮肌腺症,經中醫治療月餘改善許多。 -
女子經痛1天吞3顆止痛藥 她罹患子宮肌腺症靠中醫改善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10249許多女性在月經來潮時,總是會感到如撕裂般的疼痛或絞痛,需仰賴止痛藥度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內科醫師謝秉芮說,有一名26歲女性患者就是如此,從13歲為初經開始變嚴重經痛,甚至一天需要服用3到5顆止痛藥,左右少腹、雙側鼠蹊部疼痛,宮縮痙攣痛伴隨抽痛,且於月經來前兩日症狀持續,西醫診斷出子宮肌腺症,經中醫治療月餘改善許多。 -
肥胖與心臟病的距離! 肥胖恐造成心肌損傷甚至心衰竭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8192大家都知道,肥胖會增加患高血壓或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而這些疾病又會進一步導致心臟病。然而,最近的研究發現,肥胖本身不僅僅是心臟問題的「幫凶」,過高的體重可能會直接對心肌造成傷害甚至心衰竭。肥胖對心臟健康的威脅不容忽視。即使沒有高血壓、高膽固醇或糖尿病等明顯的心臟病等危險因子,肥胖本身也可能對心肌造成隱蔽的損害,增加心衰竭的風險。郭志東醫師呼籲,重視體重問題,並採取積極的措施來保護心臟健康。通過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戒煙限酒和管理壓力,可以有效控制體重,降低心臟病的風險。 -
兒童發展篩檢滿週年! 掌握兒童發展狀況及早發現異常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9132國健署自113年7月1日起推行「兒童發展篩檢服務方案」,針對未滿7歲兒童,除了原有的7次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外,另增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迄今累積逾40萬人次,發現逾2.5萬名兒童疑似發展遲緩,另有6.3萬人次持續回診追蹤,由醫師提供衛教。 -
高齡者患骨鬆機率達14%! AI預測結合照護打造新防線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613根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中約每7人就有1人罹患骨質疏鬆,約14.3%的機率。骨鬆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卻可能因輕微跌倒導致髖部或脊椎骨折,不僅嚴重影響長者的行動力與自理能力,更可能增加臥床、感染及早逝的風險。為協助民眾及早發現、積極治療,亞東醫院結合AI科技與跨科照護團隊,打造個人化骨鬆治療流程,協助患者精準診斷、即時介入,搭配健保擴大給付政策,幫助高齡患者逆轉骨質流失、提升骨密度,重拾行動力。 -
脊椎微創手術再進化!傷口小更安全 醫曝3種族群適用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25963歲林先生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與高血脂,曾於2024年因急性心肌梗塞接受心導管介入治療。早在2021年,林先生就因腰椎問題接受腰椎第2節至第5節脊椎融合手術並植入金屬桿與骨釘固定。近期因急性下背痛與右腿劇烈疼痛至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志偉教授門診求診,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腰椎第五節至薦椎第一節(L5-S1)椎間盤嚴重突出(HIVD)壓迫神經,導致症狀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