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2021
-
韓國爆紅「血糖減肥法」正夯!醫揭先菜後肉再飯 可改善胰島素阻抗助減重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273社群媒體上最近流行一種來自韓國的「血糖減肥法」,號稱只要改變吃飯順序就能瘦身。這個方法在韓國年輕人中很受歡迎,背景是韓國的代謝問題日益嚴重。根據韓國2021至2022年的調查,30歲以上成年人有15.5%患有糖尿病,更有41.1%處於糖尿病前期。在這樣的健康危機下,控制血糖成為熱門話題。 -
職場壓力不敢說易職業倦怠 說出煩惱帶動心理健康對話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7135歲的艾瑪是位能力很強的行銷主管,每天面對緊湊的專案期限和團隊管理壓力,長期的焦慮讓她失眠、體重增加,甚至影響到家庭關係。直到有一天,她終於鼓起勇氣向公司的心理健康輔導員傾訴,才發現原來許多同事也有類似困擾。美國心理健康協會2024年的調查發現,4分之3的員工同意工作壓力影響了睡眠品質,而這些壓力往往因為不敢開口而持續累積。 -
COP30氣候峰會將於巴西貝倫展開!台灣氣候調適投資不足 亟需科學整合機制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7072第30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將於11月10日在巴西貝倫舉行,各國將提交更新版國家自定貢獻,檢視減碳目標執行進度。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三位專家從溫室氣體減量、氣候資金與氣候調適等面向,剖析本屆峰會焦點。專家指出,全球減碳速度仍遠不及控制升溫攝氏1.5度所需,氣候資金雖逐年成長但缺口依舊龐大。專家特別強調,台灣除了加速減碳,更應大幅提升氣候調適投資,建立跨部門整合機制,以科學數據為基礎制定調適策略,才能有效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巨災風險。 -
肌少型肥胖危害健康更大! 檢測小腿圍和留意這些警訊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546「肌少症」是造成老年失能的主要原因,特徵為肌肉質量、力量與功能下降,而非以體重或體型來診斷。董氏基金會提醒,若未及早預防,肌少症可能導致失能、生活品質下降,甚至失去自理能力與增加死亡風險。然而,是否只有「瘦老人」才會有肌少症?事實上,即使外表「看起來不瘦」或偏肉的人,也可能罹患肌少症。原因在於隨著年齡增長,即使體重不變,身體組成仍會改變:肌肉量自50歲起逐漸加速減少,而脂肪量則持續增加至約70歲。脂肪往往掩蓋了肌肉不足的問題,若忽視預防,就可能發展為肌少症。 -
揭開大腦運作之謎! 陽明交大發表神經元放電定位成像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6608陽明交大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項突破性的活體成像技術,可在大腦中精準捕捉神經細胞的放電活動。就像在浩瀚銀河中定位出發光恆星一般,這項創新解決了長久以來神經科學的觀測瓶頸,為揭開大腦運作之謎邁出關鍵一步。 -
新生兒死亡人數高達600人? 衛福部嚴正駁斥不實報導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818在台灣面臨嚴重少子化挑戰的當下,每一個新生命都格外珍貴。日前有媒體報導台灣新生兒每年死亡人數高達600名,立即在社會引發廣泛討論,也讓許多父母對國內醫療品質產生疑慮。衛生福利部隨即發布正式澄清,指出該報導數據與官方統計存在重大誤差,實際情況遠比報導樂觀。 -
想用瘦瘦筆減重?健保未給付減重用途 限糖尿病患使用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616歷經4年缺藥、控貨,廣泛用於減重的GLP-1抑制劑「胰妥讚」(俗稱「瘦瘦筆」),已於本月初恢復供應。不過,每日施打1次的長效型胰島素「諾易筆」,近期可能退出台灣市場,臨床醫師擔憂,恐影響青壯年、孕婦及罹患第1型糖尿病的兒少等用藥權益。 -
關注自殺防治!從沉默到關懷 多層次介入強化支持網絡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48每年9月10日的世界自殺防治日再次提醒大家,此議題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統計,自殺是全球15至29歲族群的第3大死因,其中73%的自殺事件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顯示自殺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國際自殺防治協會與世界衛生組織將2024至2026年的主題定為「Changing the Narrative on Suicide(改變自殺敘事)」,呼籲社會從沉默和污名的文化轉變為開放、理解和支持的文化,反映當前社會對心理健康議題應破除存在既有的誤解與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