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骨質疏鬆
-
乳癌防治基金會揭50歲以上乳癌康復者中 有4成罹骨鬆
癌症新知 / 乳癌3346乳癌防治基金會年度盛會「2025乳癌大型病友會」於11月8日舉行,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致詞指出,今年與台灣乳房醫學會攜手推動「乳癌倡議行動」,以行動呼籲早期篩檢、精準治療與長期照護的整合,持續朝「每年乳癌死亡率下降2.5%」的共同目標努力。2025乳癌大型病友會活動邀集各界乳癌專家,除分享最新科研突破、表揚傑出研究人員外,並聚焦早期篩檢、精準治療以及癌後生活品質等乳癌防治重要事項,現場同時匯聚全台超過300名乳癌病友、康復者與家屬。 -
預防骨折勝於治療!老人跌倒死亡風險增 存骨本要趁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989「預防骨折比治療更為重要!」黃獻漳醫師強調,預防骨折與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首要維持骨頭健康,平時飲食可多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搭配負重運動,如:快走、慢跑或簡單的重量訓練,都是可以提升骨質、增加骨密度的方法,避免一受碰撞就引發骨折。 -
無聲骨鬆恐悄悄偷走行動力 營養師教你顧骨本3大要訣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226花蓮災後的「鏟子超人」行動感動全台。來自彰化的78歲楊阿公,為了協助災區重建,從家鄉騎著鐵馬啟程,輾轉抵達花蓮投入清淤;另一位90歲老翁帶著鏟子,在火車站月台等車準備前往災區支援的畫面,也在社群瘋傳。 -
樂齡族動起來!老年生活精彩不打烊 網推這些休閒活動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7886隨著人口高齡化,樂齡生活的品質日益受到關注。對樂齡族群而言,休閒娛樂不僅是消磨時間,更是維持身心健康、保持心情愉悅的關鍵。更重要的是,還能有效拓展交友圈,讓老年生活依舊多采多姿、不孤單。《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樂齡休閒娛樂」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樂齡休閒娛樂排名有哪些。 -
洗腎患者髖骨骨折10年死亡率近100% 避免骨折有解方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8967一名67歲女性患者長期洗腎,併發嚴重副甲狀腺功能亢進,於前年接受副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出現「持續性餓骨症候群」,嚴重骨鬆,肋骨多處細微骨折,持續疼痛,飽受煎熬。所幸在接受「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AI輔助診斷與個人化治療規畫,3個月後骨頭疼痛完全消失。 -
中山醫大校長黃建寧呼籲 成立專責的「糖尿病辦公室」
醫藥衛生 / NOW人物9271醫療系統聯盟(Healthcare Systems Consortiun, HSC)於2024年首度舉辦醫療科技系列獎項評選,其中「醫療科技傑出貢獻獎」由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黃建寧獲得,是該獎項唯一得主。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糖尿病患者已超過250萬人,且持續增加。歷任兩屆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深知該疾病的嚴重性,並直言,國內糖尿病的結構呈現「M型化」:一端是65歲以上的高齡者,另一端則是4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 -
跌倒別伸手撐地!橈骨承受衝擊力大 停經後女性應警惕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993走路滑倒、運動跌倒時,大多人會本能伸手撐地。小心這個看似自然的保護動作,可能讓手腕瞬間承受超過負荷的壓力。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脊椎外科主任楊昌蓁表示,從站立高度跌倒並用手撐地時,手腕承受的衝擊力可達約147公斤,遠超過骨骼安全值而造成「手腕骨折」。 -
高齡長者髖關節骨折增 新式人工髖關節置換重拾行動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272重仁骨科醫院陳良美醫師指出,近年來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病患比例逐漸增加。其主要原因在於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許多長者因骨質疏鬆,一旦跌倒便容易造成髖關節骨折;同時,髖關節長期磨損也常導致退化性髖關節炎。此外,若因酗酒或其他因素引起股骨頭壞死,當病程進入末期時,人工髖關節置換往往是唯一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