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類固醇
-
冬季皮膚乾癢藏危機! 醫盤點保濕重點與3大錯誤習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34隨著冬季來臨,氣溫驟降、空氣濕度降低,皮膚科門診觀察發現,許多民眾因長時間使用暖氣、熱水洗澡或過度清潔,導致皮脂膜受損、角質層含水量下降,出現乾燥、脫屑與搔癢等不適。皮膚乾癢看似小問題,但若長期忽視,可能進一步發展為慢性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甚至感染性皮膚炎。 -
別小看夜間盜汗濕透床單! 這些疾病恐致體溫中樞失調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39清晨醒來發現睡衣和床單全被汗水浸濕,甚至濕到像剛洗完澡就上床睡覺,這樣的經驗或許有人感同身受。若是偶爾夜間出汗或許只是棉被太厚、室溫太高等倒無妨,但若狀況反覆發生且即使開著冷氣又換薄被仍無法改善,就得提高警覺了。 -
腺病毒性結膜炎傳染力強! 醫曝延誤就醫恐致視力受損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007「醫生,我的結膜炎已經兩個多禮拜了,看了好多醫師還沒好!」近日,一名30多歲林小姐因紅眼久未痊癒、異物感與分泌物增多,甚至出現視力模糊,經詳細檢查後,確診為傳染力極強的「腺病毒性結膜炎」,由於延誤就醫,病情已併發角膜炎與角膜水腫,導致視力明顯模糊。 -
女性健康殺手紅斑性狼瘡 妳該懂「千面」自體免疫疾病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722資深女歌手坣娜今年十月病逝,她生前飽受紅斑性狼瘡所苦,也讓許多人開始關注這個疾病,而紅斑性狼瘡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特別的是它幾乎專找女性下手—全球9成患者都是女性,特別集中在15到44歲的階段。 -
擺脫皮膚病反覆發作! 中醫治療「排毒期」是自然過程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564有些患者誤以為中醫治療是一種「排毒療法」,鄭愛蓮醫師認為,中醫治療並非單純排毒,不會透過強制手段促進身體快速從大小便排「毒」,甚至造成腹瀉,中藥療法是以促進五臟六腑恢復正常代謝,在調理體質的過程中,身體的毛細孔會自然張開,讓皮膚底層暗藏囤積的垃圾一層層排出,排乾淨後就會復原,而這種生理反應中醫稱之為「排毒」。 -
大學畢業女一覺醒來耳中風 高壓氧治療促循環重拾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09一名剛從大學畢業的女性社會新鮮人,可能找工作壓力大,加上長期熬夜看手機紓壓,某天早上一覺醒來後,突然間單側耳朵聽不到、耳鳴、耳悶伴隨些許暈眩,經過耳鼻喉科醫師診斷為急性突發性耳聾,俗稱「耳中風」。在做了耳內注射類固醇及口服類固醇治療後,轉介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胸腔暨重症科鄭博斌醫師門診,安排高壓氧治療,經過約8次治療,目前狀況改善並已經重拾聽力。 -
長輩走路踩空、不愛外出恐白內障警訊 別等過熟才開刀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417朱書緯院長分析,人工水晶體主要分為健保給付與自費兩大類。健保給付的水晶體屬於球面單焦點設計,能滿足基本遠視力需求,但看中、近距離(如閱讀、使用手機)仍需配戴老花眼鏡輔助。 -
預防骨折勝於治療!老人跌倒死亡風險增 存骨本要趁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874「預防骨折比治療更為重要!」黃獻漳醫師強調,預防骨折與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首要維持骨頭健康,平時飲食可多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搭配負重運動,如:快走、慢跑或簡單的重量訓練,都是可以提升骨質、增加骨密度的方法,避免一受碰撞就引發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