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陽暑
-
熱傷害以中暑最致命!中暑分陽暑和陰暑 中醫緩解有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7275近日高溫連連,熱傷害事件頻傳!台灣夏季悶熱,當外界環境的溫度比體內溫度高時,其中「熱」來自溫度對於人體的感受,而「悶」則是濕度帶給人們的感受,這時就容易導致熱傷害。中醫師康涵菁表示,常見的熱傷害又可分為熱痙攣與熱昏厥。 -
長新冠氣虛患者容易中暑? 跟著中醫這樣做能有效預防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84近期門診病人許多都是長新冠康復後覺得異常疲倦、頭痛,擔心是後遺症,這時候多可以從「曬太陽」看出端倪。這類病人容易感受外邪,包含暑邪。如果在大太陽下活動,又馬上進入冷氣房,熱氣就容易閉鎖在體內,造成頭昏悶熱不適、煩嘔、疲倦等症狀,這樣就是中暑了。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林巧梅建議中暑時可以平躺休息、移至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分電解質,急症仍須送急診,輕症可以刮痧緩解。 -
大暑前後小心中暑!中醫針對陽暑、陰暑 推薦2款茶飲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617中醫師吳宛容表示,「大暑」前後氣候酷熱,民眾容易有中暑及日曬後皮膚紅癢,或者起小丘疹、水皰、風團等「多形性日光疹」症狀發生。中暑一般可分為「陰暑」、「陽暑」,針對這2種狀況,中醫師特別公開,適合陰暑喝的「香薷薑桂茶」及適合陽暑飲用的「清暑益氣茶」配方,幫助民眾夏天消暑。 -
高溫、停電、缺水小心熱傷害! 國健署:這時間別外出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160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若出現熱傷害的警訊,例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還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例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可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
這2時段最容易中暑! 不只喝水也要補充鹽分、電解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33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表示,一般說來,對溫度調節差的5歲以下幼兒,以及身體調節能力差的老年人,是屬於較容易因氣溫太高而中暑的人。此外,若是正在生病如發燒,或本身已因為腹瀉而有脫水症狀的人,還有失眠及睡眠不足者,如果在高溫的環境下,一下子無法調節過來,也很容易發生發生中暑。 -
熱傷害人數屢破新高! 避不出門窩室內也可能中陰暑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588長庚醫院中醫部主任楊賢鴻指出,古代沒有冷氣,室內與戶外的溫差不大,因此沒有所謂「陰暑」困擾,但隨著冷氣普及,室內外溫差通常較大,加上如果愛喝冷飲、吃冰,就會導致人體內調節溫度的能力變差。 -
中暑又感冒 氣虛體質者可別喝冰飲或長期間待在低溫冷氣房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