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輻射
-
罕見技術! 亞東全台首例「子宮轉置手術」登國際期刊
癌症新知 / 腸癌4295大學畢業年僅23歲的程同學,本該迎接人生新階段,卻因連續數月肛門異常出血就醫,意外發現自己罹患第三期低位直腸癌。傳統骨盆放射治療雖能控制腫瘤,卻可能對卵巢與子宮造成不可逆損傷,使年輕患者失去自然生育能力。為守護程同學未來生育希望,亞東醫院婦產部與直腸癌團隊突破傳統治療框架,成功完成全台首例、亞洲第二例「子宮轉置手術」,完整保留她的子宮及卵巢功能,為年輕女性癌症患者帶來全新希望,並於今(2025)年榮登國際期刊發表。 -
假牙市場亂象多!推「假牙身分證」 防重金屬、口腔癌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8046人口老化,假牙族群愈來愈多,牙技師公會全聯會提出警訊,近年來,市場材料來源不明,甚至從淘寶流入許多非法醫材,估計全台假牙恐有一半都是非法的。呼籲衛福部盡快實施「假牙身份證」制度,讓假牙從製造材料到技術人員等資料透明且可追溯。 -
空服員高空工作常見職業風險 這些情況讓心血管拉警報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869近日長榮航空一名空服員在執勤時身體不適,返台後不幸離世,讓許多人開始關注這群看似光鮮亮麗的空中工作者。而空服員經常熬夜輪班、長時間處於高空環境,不少人都有免疫力下降或各種慢性疲勞等職業健康風險。 -
血癌是骨髓造血異常 醫點名血癌高風險族群應定期追蹤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830台南新樓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林家義醫師解釋「血癌」是骨髓製造出大量異常白血球,壓縮正常血球生存空間的惡性疾病。當紅血球數量不足,患者會持續感到疲倦、臉色蒼白、稍微活動就喘不過氣。林醫師指出,像程建人需要持續輸血主要是補充紅血球不足,無法治本且長期依賴輸血可能產生鐵質蓄積等併發症,而患者往往也在反覆治療中逐漸消耗體力。 -
幽門桿菌潛伏恐演變成胃癌 高風險族群應及早檢測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303許多民眾對胃部不適早已習以為常,經常感到脹氣、反胃、胃酸逆流、食慾不振等。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徐兆甸醫師表示,這些症狀背後,可能潛藏一隻會致癌的細菌: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
戶外防曬室內也要防「光老化」 預防光老化醫提3重點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860研究顯示,硒元素在皮膚保護和抗氧化能力方面展現出良好效果,甚至超越其他微量元素、維他命對肌膚的幫助,主要是因為其在維持皮膚健康中扮演關鍵角色的「硒蛋白」。硒蛋白對於角質幹細胞具有保護力,有助於延緩皮膚老化、提升皮膚活力,進而改善受光老化影響的皮膚修復能力下降問題。 -
心室心律不整手術 3D立體定位電燒與傳統優劣比一比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311名30歲女性因反覆心悸與胸痛至門診就醫,雖然心臟結構與功能檢查皆正常,但24小時心電圖顯示每日出現逾1萬次「心室早期收縮」。雖經多次藥物調整治療,症狀卻仍未改善,遂轉介至心臟電生理科評估手術。在考量到傳統心律不整燒灼術有較高的輻射風險,經醫病雙方詳談後,改採「3D立體定位系統」進行燒灼治療,最後成功治癒心律不整。 -
攝護腺癌荷爾蒙治療失效別放棄 精準治療新觀念助延命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13174新型精準放射性標靶治療在歐美已有多年的臨床應用經驗,國內亦逐步導入此療法,但僅限具備專業設備與輻射安全設施的醫學中心執行。童綜合醫院便是少數能實際執行攝護腺癌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的醫院之一,提供患者更多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