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脾胃
-
立冬養身食譜公開!飲食採遠3白、近3黑 進補暖胃禦寒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07立冬是冬季的開始,氣候將逐漸寒冷,養身應以補腎藏精、養精蓄銳為主,藉由進補增加熱能。針對民眾立冬補冬的習俗,中醫師莊可鈞表示,飲食上要遠3白(糖、鹽、豬油),近3黑(黑芝麻、蘑菇、黑米),民眾可多吃瘦肉、雞蛋、魚類、豆類等料理,也推薦大家自煮「羊肉暖身湯」、「山藥胡蘿蔔牛肉湯」暖胃補充營養。 -
流汗體重變輕減的不是熱量 中醫不復胖減重一點都不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45麗馨中醫診所院長沈瑞斌醫師表示,飯後百步走最多能促進血液循環、強身,但其實熱量消耗不多,若單純藉由運動減重,每天至少要進行2小時以上的有氧等劇烈運動,才能有效燃燒多餘熱量,毅力不足很難達到長遠效果,加上現代人飲食油膩、口味重,很容易讓體內脂肪快速累積,減重不易。 -
秋冬乾癬易復發!中醫師提醒乾癬患者 秋冬進補要注意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642中醫認為冬天寒氣束表,毛細孔閉鎖影響代謝功能,乾癬患者皮膚乾燥情況容易加重。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指出,乾癬可分為圓形塊狀、點滴型等不同種類和型態,由於皮膚組織增生過快,皮屑是最明顯的表徵,乾癬好發在四肢,前胸後背乃至全身,頭皮也很常見,嚴重時表皮呈現1層結痂厚塊,皮屑下的皮膚多是紅色的,往往睡醒後皮屑掉落很多,頭皮屑則猶如雪花片片,又稱為「銀屑病」。 -
霜降節氣必知! 中醫平補食療2料理搭按壓2穴位助養生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492霜降是秋季的最後1個節氣,也是即將轉換成冬季的過渡節氣,舉凡季節轉換節氣,都會透過自然界的大改變,而影響身體,導致體內氣血平衡變動較大,周大翔中醫師指出,此時最明顯的2個環境特徵,第1個為東北季風的風大,第2個則為秋燥且轉冷,並且日夜溫差極大,溫度有感下降會造成肌表皮膚毛孔閉合、肺氣收斂,進而影響氣管及支氣管收縮,氣血內收也間接影響身體抵禦外來風邪及寒冷,因此,霜降節氣也是呼吸系統過敏及感染好發季節,呼吸系外感及流感也在這個節氣常見。 -
枸杞、薑效用多! 公開10大配角中藥 滋補養生又提味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88「藥補不如食補」,守護全家人健康的靈丹妙藥,其實就藏在廚房的冰箱與餐櫥之中,不論是有補益作用的紅棗、枸杞,或是調味用的生薑、肉桂、八角、花椒等,這些看似普通的配角中藥材,經妙煮婦或型男主廚信手捻來,就能讓菜餚增添美味,也更加滋補。 -
寒露到來天氣轉寒!民眾容易腹瀉 專家:注意腹部保暖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19俗話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意指白露節氣一過,穿衣就不能再赤搏露體,應注意足部保暖。中醫師賴睿昕說,隨著天氣轉涼逐漸增添衣物,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適度接受一些寒冷可以提高皮膚及鼻黏膜的耐受力。另外,秋季是腹瀉的多發季節,應特別注意腹部保暖。 -
秋燥皮膚問題尤以濕疹、汗皰疹易復發 中醫治療重養護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7967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肺主皮毛」,指的是皮膚汗毛,台灣氣候較為潮濕,加上夏季寒涼食物吃的多,體內五臟六腑運行遭受阻礙,秋冬季節轉換時,體內代謝就會不平衡,原本應從正常管道排泄的濕氣和垃圾,改由皮膚路徑排出,進而導致皮膚發癢、紅腫等濕疹皮膚疾病。 -
「臭嘴角」是體內火氣大?中醫對症緩解口角炎,養生茶飲、保健穴位1次公開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863口角炎又稱「臭嘴角」,常被誤以為是因為體內火氣過大引起,然而,口角炎病因並非火氣過大!口角炎發生時會造成嘴角單側或是雙側發炎、皮膚紅腫、脫皮脫屑、伴隨部分組織液、甚至慢慢結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