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肺癌篩檢
-
醫界籲放寬電腦斷層設置規定 不侷限醫院加強偏鄉健撿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98立院衛環委員會28日上午舉行「為早期發現癌症挽救國人生命,鬆綁電腦斷層與核磁共振購置許可法規」公聽會,召集委員陳玉珍表示,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是早期發現癌症的重要工具,尤其低劑量電腦斷層更是為國際公認早期發現肺癌的最佳方法,理應盡量普及,提供方便的檢驗。 -
女子健檢發現肺部有毛玻璃狀 這檢查揪出第0期肺腺癌
癌症新知 / 肺癌993035歲的李小姐近期安排全身健康檢查,自覺身體強健的她,卻意外在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中發現右上肺葉有1顆淡淡的毛玻璃狀病灶。經主治醫師判斷後,懷疑有極高機率為惡性腫瘤,遂安排住院手術。李小姐在術前完成電腦斷層導引,精準定位病灶,以不插管的形式進行全身麻醉胸腔鏡手術,術後傷口僅3公分。麻醉消退當晚,李小姐就恢復進食,能自主下床散步,術後第2天就平安出院了。 -
婦人無吸菸史肩頸疼痛 檢查發現竟是肺腺癌合併骨轉移
癌症新知 / 肺癌3884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鈴宜表示,上述兩位患者都沒有抽菸習慣,也沒有明顯家族史或呼吸道症狀,且原發肺癌部位不大,但沒想到初次診斷時就發現嚴重骨轉移症狀,令患者十分沮喪與百思不解,不斷詢問:「我生活習慣正常,家中也沒有人抽菸,怎麼還會罹肺腺癌?」 -
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蟬聯冠軍女性肺癌僅次乳癌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6353國健署癌症防制組林莉茹表示,相較前1年,民國107年癌症發生人數增加4,447人,癌症發生年紀中位數同樣是63歲;10大癌症發生排比分別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子宮體癌;食道癌退出10大癌症,子宮體癌則由去年11名,上升1名到第10名。 -
健保25年AI融入醫療 肺癌、胰臟癌、鼻咽癌電腦可揪出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888健保署於27日舉辦「健保25週年‧健保資料人工智慧應用研討會」,署長李伯璋表示,配合智慧政府行動方案,健保署108年6月開放資料庫,外界透過產學合作方式提出申請。 -
10大癌症中肺癌存活率最低 早期「精準治療」成關鍵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113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台灣發生肺癌新增人數達1萬4,282人,發生率位居第2,平均每36分鐘就有1人罹患肺癌,不論男性、女性發生率均偏高,其中又以不抽菸女性罹癌風險增加幅度最為明顯。 -
肺癌蟬聯癌症死亡人數之首 常見肺部7大警訊不可大意
癌症新知 / 肺癌3870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近幾年許多檢診中心將LDCT列入標準健診項目,其實並非必要,目前學會僅建議重度菸癮者、有家族史者等高風險族群,才要接受這類篩檢,其餘民眾不用額外安排,以免自己嚇自己。 -
護理長健檢揪出肺腺癌零期 早期發現免受化療苦
癌症新知 / 肺癌3633湯護理長與女兒一同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健檢,利用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掃描,影像清晰看見右上肺葉及左上肺葉有數處邊緣不規則的結節陰影,並在左上肺葉及右上肺葉各有1顆明顯且結構紮實的毛玻璃病灶,大小皆約1公分左右。後續確診為肺腺癌第零期(原位癌),所幸發現得很早且無任何轉移現象,只要透過手術治療,存活率將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