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肢體痙攣
-
1人中風全家發瘋? 超過6成患者於中風後1個月內失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54中風是造成國人失能的主因,健保中風登錄資料顯示,超過6成患者於中風後1個月內失能,半年內仍失能比率達51.72%,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最新一項調查更發現,僅25%能自行更衣洗澡,多數患者都要由旁人協助,生活難以自理,影響6成照護者工作與收入,正所謂「1人中風,全家發瘋」。 -
中風後肢體痙攣、難吞嚥! 復健助恢復自理能力防失能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377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謝孟倉表示,近半數病人中風後可能遭遇肢體痙攣,會出現手腕彎曲、肩膀內收等表現,主因在於中風後腦細胞受損導致無法控制肌肉,而增加失能嚴重度,若未積極復健及治療會使肌肉和關節僵硬。 -
腦中風釀肢體痙攣!復健採重複性經顱磁刺激 改善失能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855台灣每年新發生腦中風人數約為3萬,在醫療進步下雖然疾病致死率下降,但中風後衍生肢體痙攣,導致患者失能連帶也增加照護者負擔。針對中風復健治療,傳統物理、藥物治療,還有局部肉毒桿菌注射,對患者病情改善有限,目前重複性經顱磁刺激術也投入中風患者復健治療項目之一,將有助於改善肢體痙攣問題。 -
流感重症+15!4歲男童B流併腦炎 住院10多天仍插管中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146流感仍處於流行期,疾病管制署統計,上周共有15例流感重症病例,其中年紀最輕者為4歲男童,11月上旬肢體痙攣、高燒40度,緊急就醫,快篩結果為B型流感,收治加護病房,但住院期間仍痙攣,腦部電腦斷層顯示為腦水腫,研判是急性壞死性腦炎,迄今住院10多天,仍插管治療中。 -
中風年輕化!勇敢面對腦中風 把握半年復健期預防失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493據統計,台灣每年新增3至5萬名腦中風患者,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李俊泰指出,每4人中即有1人終其一生會有中風危機,年紀越大,腦中風機率越高,行動不便,或需仰賴旁人照護。 -
量身訂做「副木」小兵立大功 從關節保護到預防後遺症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715李炎諭醫師指出,副木是1種醫療器材,屬於低溫熱塑型材質,放在60℃至70℃的熱水中加工成型,可依病人需求量身訂製成不同的形狀,並且直接在受傷肢體上塑形,優點為重量輕、穿脫方便,擁有良好的支撐和保護效果。 -
中風痙攣肉毒桿菌可改善 醫師帶你1張圖看懂健保給付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847中風初期,由於腦部細胞受到損傷,導致無法將神經訊號正確地傳遞到四肢,因此病人容易出現肢體無力及僵硬的問題。其中,肢體無力及僵硬在醫學上又被稱為痙攣,最快在中風3至5天後便會出現,症狀輕微者會覺得肢體緊繃疼痛、難以自由控制肌肉活動;嚴重者可能出現攣縮的問題且難以進行日常清潔。最典型的樣子是上肢手指、手肘向內蜷縮、無法輕易伸展,顯著影響病人手部功能;下肢膝蓋、腳踝不易彎曲而呈現硬梆梆的伸直狀,影響日常行走與上下樓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