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肝細胞
-
發燒合併肝功能異常病因複雜 腸胃科醫師解析可能原因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71日前一名男網友因女友持續發燒且肝功能異常,焦急地在Threads上向網友求助,引起網友關注,惟醫療診斷需要完整的病史、理學檢查與檢驗數據,隔著螢幕的片段資訊無法取代專業判斷,反而可能因錯誤資訊延誤治療。這起「網路求診」事件也提醒大家,當出現發燒合併肝功能異常時,應該如何正確應對? -
國人脂肪肝盛行率高 逾5成第2型糖尿病患者合併脂肪肝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683隨著現代生活型態的改變,第2型糖尿病與脂肪肝的發生率逐年攀升,成為威脅台灣民眾健康的隱憂。臨床上常見第2型糖尿病患者同時合併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情況,且脂肪肝發生機率明顯高於非糖尿病患者。雖然患有脂肪肝的民眾不在少數,但由於普遍對其認知不足,導致多數人不將脂肪肝視為健康問題,進而忽略其對身體可能造成的影響。 -
不沾鍋刮痕累累別再用 當心永久化學物質留體內釀肝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361一名婦人因長期使用刮痕累累的不沾鍋烹飪,最終罹患肝癌並被檢測出體內永久化學物質PFAS嚴重超標;該患者三項PFAS檢測有兩項超標,家中破損的不沾鍋可能是主要毒素來源。PFAS全名為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質,包含常見的鐵氟龍PTFE,因其碳氟鍵結構極為穩定,被稱為「永久化學物質」,一旦進入人體會在血液和肝臟中累積,半衰期可長達數年。 -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拉警報! 今年重症都染伊科病毒11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071近日疾管署公布新增兩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案例,分別為中部出生8天大男嬰與南部5天大女嬰,兩名嬰兒都因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敗血症、肝炎、血小板低下等重症,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更值得注意的是,疫調發現這兩起案例都疑似因家戶接觸而感染,其中男嬰的母親生產前有上呼吸道症狀,父親在陪產當日也發燒;女嬰的媽媽產前同樣有發燒、喉嚨痛等症狀。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今年累計已有13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新生兒重症案例就佔了10例,且全部都是感染伊科病毒11型,創下近6年同期最高紀錄。 -
天天喝酒喝壞肝!紅血球變大顆 酒精性肝病悄悄找上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241天天喝酒可能導致紅血球過大、肝臟出問題!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康本初表示,一位60多歲陳先生,有天天喝酒的習慣,經健康檢查後發現有輕微貧血,屬於紅血球過大的貧血,這種不健康的紅血球可能是維他命B12或葉酸缺乏所致,進一步抽血檢查兩者都正常,代表腸胃可吸收上述營養,但是肝臟可能已經生病了。 -
解密肝臟自癒能力! 陽明交大聯手哈佛大發現關鍵基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977肝臟是人體中少數具有再生修復能力的器官,最近陽明交大與哈佛大學聯手,發現了這項「自癒力」背後的基因,讓再生醫學帶來新的曙光。膽管的修復是肝臟多種自癒力表現之一。當膽管受損時,原本負責代謝功能的肝細胞竟能搖身一變為膽道上皮細胞,並且衝向前線修補受損的膽管。然而,這項轉變背後的分子機制長期未明。 -
黃疸恐是肝膽發出求救警訊!5症狀別大意 醫師揭3成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663每年7月28日為世界肝炎日,而當肝臟發炎厲害的時候,即會出現黃疸表徵。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王璞表示,黃疸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症狀,而非單一疾病。當皮膚、眼白、甚至尿液出現明顯發黃時,這不僅僅是皮膚顏色的改變,更可能是身體健康亮起紅燈。 -
國衛院發現肺腺癌關鍵角色! 可阻腫瘤增長助精準治療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7102肺癌居國人十大癌症首位,其中肺腺癌是肺癌最常見的亞型,約佔所有肺癌病例的40至50%。國衛院日前公布最新研究成果,發現雙特異性去磷酸酶家族的DUSP22蛋白在肺腺癌細胞中的低表現量,與肺腺癌的病理分期,及肺腺癌病患的低預後存活率呈顯著正相關。利用細胞及動物模式證實,DUSP22蛋白可望阻止肺癌細胞進展,也為未來精準標靶治療提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