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篩檢
-
流感還是過敏?耳鼻喉科醫師教你3招分辨 別再分不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42氣溫驟降突然狂打噴嚏、鼻水流不停,是感冒還是過敏?發現很多人把流感當小感冒,拖到高燒不退才就醫,錯過黃金治療時間。更常見的是把過敏誤認感冒,吃一堆藥症狀依舊。耳鼻喉專科張進芳醫師強調流感和過敏雖都會鼻塞流鼻水,但一個是病毒感染、一個是免疫反應,治療方式完全不同。 -
預防三高慢性病! 國健署推健康醫院網絡守護民眾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07國民健康署今(11)日於張榮發基金會舉辦「健康促進機構成果發表會」,表揚128家醫院、診所及衛生所,在防治糖尿病、腎臟病與戒菸服務的貢獻。國民健康署呼籲,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是慢性病主要危險因子,民眾應透過定期健康檢查與健康生活習慣改善,在醫療院所協助下,共創健康的台灣。 -
乳癌防治基金會揭50歲以上乳癌康復者中 有4成罹骨鬆
癌症新知 / 乳癌4371乳癌防治基金會年度盛會「2025乳癌大型病友會」於11月8日舉行,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致詞指出,今年與台灣乳房醫學會攜手推動「乳癌倡議行動」,以行動呼籲早期篩檢、精準治療與長期照護的整合,持續朝「每年乳癌死亡率下降2.5%」的共同目標努力。2025乳癌大型病友會活動邀集各界乳癌專家,除分享最新科研突破、表揚傑出研究人員外,並聚焦早期篩檢、精準治療以及癌後生活品質等乳癌防治重要事項,現場同時匯聚全台超過300名乳癌病友、康復者與家屬。 -
肌少症易增骨折風險 AI模型助早期預測、優化長者健康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931隨著人口高齡化及生活作息之影響,影響健康與生活品質的肌少症(Sarcopenia)近年來備受關注,臺北醫學大學偕同臺北神經醫學中心、臺灣生醫創新學會(TiBIA)等單位11月8日舉辦「肌少症國際研討會」,邀集美、日、港等國內外學者專家與會,共議肌少症之醫療、復健及公衛等議題,肌少症易增加跌倒、骨折等風險,盼能提升國人對肌少症的認識與重視。 -
免疫失控!紅斑性狼瘡患者 罹患淋巴瘤、白血病風險增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607近日知名歌手坣娜因胰臟癌病逝的消息,讓許多長期關注她健康狀況的粉絲感到震驚。坣娜過去也曾飽受紅斑性狼瘡之苦,她的離世提醒我們重視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整體健康管理。紅斑性狼瘡作為一種讓免疫系統錯亂攻擊自身組織的疾病,在台灣好發於生育年齡女性且盛行率逐年上升。 -
台灣B肝防治有待加強! B肝藥物給付最快明年1月放寬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009我國C肝防治表現優異,B肝卻有待加強,迄今仍有近200萬名B型肝炎帶原者,肝硬化、肝癌等死亡率遠高於日本,健保署署長陳亮妤表示,將著手放寬健保用藥治療條件及給付,最快明年1月上路,粗估受惠人數2.6萬人。 -
婦人乳頭濕疹持續兩週未癒! 乳頭外觀異常切片證實為第二期乳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97一名中年女性家庭主婦,數月前發現右側乳頭持續搔癢、泛紅。起初懷疑為內衣材質過敏或洗衣精殘留刺激,自行購買藥膏塗抹,但症狀未改善,乳頭表皮甚至出現脫屑及淡黃色分泌物。初次就醫時診斷為接觸性皮膚炎,症狀卻反覆發作,甚至發現乳頭外觀與以往不同 。轉介至乳房專科後,經臨床理學檢查與乳房影像學評估。後續切片證實為第二期乳癌。 -
AI輔助識別早期失智症 亞東攜手國原院打造新智慧醫療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4923「爺爺又找不到回家的路,這已經是這個月第5次了。」「媽媽說有小偷偷走她的金戒指,其實只是忘了藏在哪。」失智症悄悄奪走的不只是回憶,更是生活的自主與安全感。當銀髮浪潮來襲,失智症不再是少數人的疾病,如何以科技強化早期防治,成為醫界與社會共同面臨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