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空氣汙染
-
慢性鼻竇炎嚴重恐導致失明 微創手術納入健保造福患者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980鼻竇結構有分為上頷竇(兩側臉頰處)、篩竇(兩眼之間)、額竇(前額眉間周圍處)、蝶竇(鼻腔後上方位置),當鼻竇內有發生發炎反應則稱之為鼻竇炎。有許多因素會造成慢性鼻竇炎,包括鼻腔鼻竇內結構異常、過敏性鼻炎、抽菸、環境空氣汙染、感染、免疫功能缺乏/自體免疫疾病、異物、胃酸逆流疾病、遺傳性疾病等。 -
氣喘好發時節!夜晚咳不停 FeNO檢測揪氣管發炎過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76沈易綸指出,考量患者的氣喘症狀明顯,因此先安排「FeNO」非侵入性檢查,偵測氣管內嗜伊紅性血球增生情況,藉此判讀氣管發炎及過敏程度,檢查結果顯示,吐氣一氧化氮濃度果然高達90 ppb(正常下限約為25ppb),抽血過敏免疫球蛋白IgE為196 IU/mL(正常值1.31-165.3 IU/mL),特異性過敏原檢測也發現對塵螨、灰塵、貓狗毛等過敏原皆呈強陽性反應。 -
空汙致癌風險無所不在 連兒童常用文具也可能潛藏危機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979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調查顯示,全球有93%,也就是相當於18億名15歲以下的孩童暴露在超標的空氣污染環境中,而年紀越小的兒童,因呼吸系統發育尚未完全,不但過濾污染物的能力較弱,且呼吸頻率較成人高,暴露於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中更易刺激呼吸道過敏,提高細胞病變、癌症風險。 -
中南部空汙紅色警示! 建議少出門並每日監測空氣品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79為降低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危害,民眾可隨時注意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訊息(https://airtw.epa.gov.tw/),或透過「環境即時通」手機APP查詢相關資訊,強化自身防護。 -
長期接觸特定空汙和交通噪音 恐提高罹患心臟衰竭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02Youn-Hee Lim補充說明,為了盡量避免受到空氣及噪音汙染影響,應制定排放措施等策略,同時也必須鼓勵戒菸和血壓控制,以幫助降低個人罹患心臟衰竭的風險。 -
孩子矯正一定要拔牙? 牙醫師提出兒童不拔牙矯正觀念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5317宋慧玲醫師指出,牙齒排列不整齊,是由許多原因所造成,可分為先天與後天因素。牙齒與骨骼的大小,都是由基因遺傳決定,不少人因為牙齒與口腔空間的比例不對,像是牙齒較大、口腔空間較小所形成的「齒顎空間不足」,便容易呈現齒列不整;有些人則是上下顎骨發育不完全,容易變成「戽斗」、「暴牙」、甚至是下巴歪斜的情況產生。 -
今本土新增1例在新北市 死亡加零中斷增5例累計826例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24今(1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6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例死亡;另一方面,疫苗接種後死亡解剖已144例,當中91例與慢性病有關,未發現與疫苗直接相關死者。 -
同住家人在外用餐免隔板! 指揮中心研擬下周放寛限制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07全國2級警戒將至8月23日(下周一),國內本土疫情穩定是否再降級,今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不願鬆口,但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美髮業可能會研擬放寬,同住親友內用不須梅花座可以共桌,但邊境管制在人道上會有特例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