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科技
-
AI皮膚檢測儀助攻 從數據分析實現客製化「專屬」保養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868吳英俊醫師表示,EVE MUSE AI皮膚檢測儀能夠分析「臉型」的比例與對稱性,幫助醫師更精準判斷臉部結構,儀器搭載五鏡頭系統,能從不同角度拍攝並合成立體影像,再透過AI比對左右對稱、上下比例與角度變化,讓微整形診斷更具科學依據,也能明確顯示療程前後的變化。 -
即時掌握血糖變化! 糖尿病患連續監測讓控糖更有效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7911月14日是「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新竹臺大分院內科部代謝內分泌科蔡元祐醫師及糖尿病衛教師盧芳有指出,糖尿病的控制關鍵在於「自我監測」。透過正確量測空腹血糖、飯後血糖與糖化血色素,並善用現代化的血糖監測工具,病人能即時掌握血糖變化、降低併發症風險,讓糖尿病照護更精準、更安心。 -
藍光催人老!不只太陽 小心睡前滑手機加速黑色素沉澱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193明明沒怎麼曬太陽,臉上的斑點卻越來越明顯?現代人每天盯著手機螢幕平均超過3小時,重度使用者更高達7至11小時。當擔心紫外線傷害時,卻忽略手機、電腦螢幕,甚至室內LED燈持續釋放的藍光,而這些看似無害的藍光正在悄悄改變膚質,甚至加速老化。 -
預防三高慢性病! 國健署推健康醫院網絡守護民眾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30國民健康署今(11)日於張榮發基金會舉辦「健康促進機構成果發表會」,表揚128家醫院、診所及衛生所,在防治糖尿病、腎臟病與戒菸服務的貢獻。國民健康署呼籲,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是慢性病主要危險因子,民眾應透過定期健康檢查與健康生活習慣改善,在醫療院所協助下,共創健康的台灣。 -
肌少症易增骨折風險 AI模型助早期預測、優化長者健康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857隨著人口高齡化及生活作息之影響,影響健康與生活品質的肌少症(Sarcopenia)近年來備受關注,臺北醫學大學偕同臺北神經醫學中心、臺灣生醫創新學會(TiBIA)等單位11月8日舉辦「肌少症國際研討會」,邀集美、日、港等國內外學者專家與會,共議肌少症之醫療、復健及公衛等議題,肌少症易增加跌倒、骨折等風險,盼能提升國人對肌少症的認識與重視。 -
加速醫療數位轉型!衛福部推動臺灣智慧醫療學校 預計11月19日正式上線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355為了培育跨越臨床與科技的關鍵人才,衛生福利部資訊處推動國內首個專為醫療數位轉型設計的線上教育平台—「臺灣智慧醫療學校」,聚焦醫療資訊安全、醫療大數據、醫療AI與醫療資訊等4大核心領域規劃正式課程架構,目標在於系統性培養醫療資訊長(CMIO)及其相關專業體系所需的跨領域能力,預計今(114)年11月19日正式上線。 -
乾癬病友不再遭拒!乾癬協會邀美髮業加入乾癬友善美髮聯盟 助病友追求自信
醫美減重 / 護髮生髮植髮8283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剪髮是日常小事,但中重度乾癬患者外出理髮卻是一大挑戰,常因病灶模樣可怕,而被誤解為傳染性疾病,遭拒絕服務。為此,醫界、學界、美髮界推出「乾癬友善美髮聯盟」,弘光科技大學美髮造型設計系、明星御用美髮設計師Miyake老師推廣「好癬有你,美麗覺醒」美髮設計師乾癬教育課程,讓更多美髮業者了解乾癬,接納患者。 -
蒼藍鴿告別近視! 大學眼科:新型植入式隱形眼鏡詢問度飆升20倍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756台灣近視人口不斷攀升,視力矯正已邁入「第四次視力革命」。大學眼科今年引進全新一代EVO ICL「微中央孔後房型」植入式隱形眼鏡後,門診詢問度已飆升20倍,成為2025年最受矚目的視力矯正技術之一。這股風潮甚至吸引知名醫師兼YouTuber「蒼藍鴿」於10月親身體驗,術後視力恢復至1.2並表示極高滿意度,使EVO ICL成為醫界的熱門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