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癌症登記資料
-
抽菸、嚼檳榔易患口腔癌! 把握3大要點降低死亡風險
癌症新知 / 口腔癌3535預防口腔癌除了不要養成吸菸或嚼檳榔習慣外,根據臺灣大學的研究實證顯示,定期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21%晚期口腔癌的發生風險及26%口腔癌的死亡風險。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早期檢查早期治療,不僅顏面外觀及口腔功能較不受影響,生活品質也較好,5年存活率更高達8成,但若延遲發現或置之不理,未積極治療,則晚期個案存活率通常不到4成! -
避免大腸癌奪命!民眾把握公費檢查 早期發現存活率高
癌症新知 / 腸癌9637國健署癌篩資料顯示,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35%死亡率。國健署長吳昭軍說,定期做大腸癌篩檢非常重要,早期並無症狀,只有透過篩檢,才能提早發現,一旦出現腹脹、腹痛、排便不順或出血等症狀,幾乎都已經到了晚期。 -
肺癌篩檢開辦1週年揪531個案 早發現早治療預後更好
癌症新知 / 肺癌3276衛生福利部自111年7月1日起,將肺癌篩檢納入我國第5癌篩檢,補助肺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檢查,台灣成為世界第1個針對具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提供肺癌篩檢的國家。111年7月1日至112年6月30日止,全國已有49,508位民眾接受檢查,並找出531名確診肺癌個案,其中早期(0及1期)個案占了85.1% (452人),顯示LDCT肺癌篩檢確實有助於早期發現肺癌,讓民眾儘早接受治療,提升肺癌存活率並拯救個人生命。 -
9成胃癌病因和幽門螺旋桿菌正相關 國健署提5招防感染
癌症新知 / 胃癌3901胃癌居於國人10大死因第8位,每年就有至少2千人因病過世,國民健康署表示,胃癌發生的原因,大致上與環境、飲食、免疫、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及慢性胃病有關,其中8至9成的胃癌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引起的!提醒民眾,要避免胃癌的發生,可從「健康飲食」、「良好生活習慣」、「遠離菸檳酒」、「規律運動」和「及時檢查」5招做起,減少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機率,才能減少胃癌的發生。 -
懷胎5月罹惡性度高三陰性乳癌 產後切除腫瘤母子均安
癌症新知 / 乳癌2671有位34歲的媽媽於懷孕第5個月時,感覺乳房漲大速度快得異常,並隱約摸到其中有硬塊,周女士擔心之餘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就診,經由乳房超音波檢查發現左乳有1個超過2公分的不規則腫瘤,病理報告證實罹患「三陰性乳癌」。 -
HPV檢測有效降低子宮頸癌發生率 國健署提醒女性篩檢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2348依據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子宮頸癌發生個案數為1,436名,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7.8人;110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子宮頸癌死亡人數為608人,標準化死亡率每10萬人2.8人。子宮頸癌主要與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有關,雖然感染HPV後,身體多會自行清除,但仍有少部分持續感染者,可能於日後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的風險,最有效的早期預防,是透過子宮頸抹片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若檢查結果為陽性,經醫師確診與治療,就可以降低死亡的風險。 -
WHO定義:超過攝氏X度的熱飲 恐成為食道癌致癌因子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2349依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9年有2,875人罹患食道癌、110年有2,030人死於食道癌;其中9成以上罹癌患者為男性,男性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9歲,約有7成個案發生於50-70歲,為男性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6位、癌症死因排名第5位。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民眾需提高警覺,多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或痛感時,請及時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 -
中研院士朱雲漢罹直腸癌辭世 高危族群應定期做1篩檢
癌症新知 / 腸癌2155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人員朱雲漢驚傳5日因直腸癌過世,享壽67歲。朱雲漢的哥哥朱雲鵬今(6)日凌晨透過臉書對外證實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