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疹
-
冬季皮膚乾癢藏危機! 醫盤點保濕重點與3大錯誤習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29隨著冬季來臨,氣溫驟降、空氣濕度降低,皮膚科門診觀察發現,許多民眾因長時間使用暖氣、熱水洗澡或過度清潔,導致皮脂膜受損、角質層含水量下降,出現乾燥、脫屑與搔癢等不適。皮膚乾癢看似小問題,但若長期忽視,可能進一步發展為慢性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甚至感染性皮膚炎。 -
抗生素不是特效藥!關心長者用藥安全 藥害基金會提醒抗生素不良反應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9231940至1960年代之間被稱為抗生素的黃金時代,抗生素在當時無疑是特效藥的代名詞。然而隨著醫學知識的進步,人們了解除了療效之外,使用抗生素還需要考量更多因素,尤其當生理條件隨著年齡變化,必須更加審慎評估,以避免藥品不良反應或是抗藥性的產生。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整理長者使用抗生素之注意事項,讓我們共同維護家中的寶,提升長者用藥安全。 -
吃花生過敏?打破傳統禁忌 「愈早吃愈安全」翻轉觀念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353美國最新研究顯示,自2015年醫學界開始建議嬰兒4個月起少量接觸花生後,0到3歲幼兒的花生過敏率大幅下降超過40%,其中約4萬名原本可能發展為花生過敏的孩子因此受惠。這項刊登於兒科醫學期刊的研究成果,似乎證明及早接觸過敏原反而能建立更好的免疫耐受性。 -
換季擦再多保養品也難吸收? 無針導入保養告別敏感肌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6890「這類型的無針水光的關鍵技術,在於它能幫助吸收養分與水分,達到更深層、持久的修護。」黃仲立醫師說,許多患者在療程後回饋,肌膚明顯更水潤透亮,上妝更服貼,甚至連保養品的吸收力也變好了。同時,可依照不同膚況,客製化搭配導入精華,達到有針對性的保養效果。 -
2歲童燒不停、手腳「腫得像麵龜」 原來是川崎病惹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019一名2歲男童「和和」連續多日反覆發燒,母親發現他的手腳「腫得像麵龜」、雙眼佈滿血絲、嘴唇乾裂發紅,脾氣開始煩躁不安,診所醫師察覺狀況有異,建議盡快送急診檢查,經兒科醫師仔細觀察與詢問病史,研判是有猝死風險的急症「川崎病」惹禍,所幸及時藥物治療後狀況大幅好轉,讓媽媽放下心中大石。 -
婦人乳頭濕疹持續兩週未癒! 乳頭外觀異常切片證實為第二期乳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28一名中年女性家庭主婦,數月前發現右側乳頭持續搔癢、泛紅。起初懷疑為內衣材質過敏或洗衣精殘留刺激,自行購買藥膏塗抹,但症狀未改善,乳頭表皮甚至出現脫屑及淡黃色分泌物。初次就醫時診斷為接觸性皮膚炎,症狀卻反覆發作,甚至發現乳頭外觀與以往不同 。轉介至乳房專科後,經臨床理學檢查與乳房影像學評估。後續切片證實為第二期乳癌。 -
女性健康殺手紅斑性狼瘡 妳該懂「千面」自體免疫疾病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015資深女歌手坣娜今年十月病逝,她生前飽受紅斑性狼瘡所苦,也讓許多人開始關注這個疾病,而紅斑性狼瘡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特別的是它幾乎專找女性下手—全球9成患者都是女性,特別集中在15到44歲的階段。 -
擺脫皮膚病反覆發作! 中醫治療「排毒期」是自然過程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864有些患者誤以為中醫治療是一種「排毒療法」,鄭愛蓮醫師認為,中醫治療並非單純排毒,不會透過強制手段促進身體快速從大小便排「毒」,甚至造成腹瀉,中藥療法是以促進五臟六腑恢復正常代謝,在調理體質的過程中,身體的毛細孔會自然張開,讓皮膚底層暗藏囤積的垃圾一層層排出,排乾淨後就會復原,而這種生理反應中醫稱之為「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