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治療
-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好與壞 「一分鐘微笑量表」告訴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945財團法人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蔡世滋董事長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有治療目標,臨床上常用「DAS-28」分數來評估疾病活動度,區別為疾病緩解、低疾病活動度、中疾病活動度與高疾病活動度等4種等級。 -
氣溫驟降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下肢靜脈曲張未控制恐栓塞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600足踝外科醫師朱家宏指出,下肢靜脈栓塞於常見於須久坐久站族群,這類族群因工作需常久坐、且少時間喝水,增加靜脈回流阻力,當長時間充血膨脹的靜脈疲乏鬆弛,即「靜脈曲張」,血液到此容易滯留形成血塊或血栓,若隨著血流塞住下肢靜脈,腿部會莫名脹痛變色,假如未加以控制或進一步治療,血栓受血流推動回到心臟、進入肺循環造成肺動脈栓塞,就可能引發心肺衰竭,猝死風險高。 -
治療感冒有了新方法! 研究發現鋅有助於縮短感冒時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382研究作者指出,使用鼻噴霧劑或舌下含鋅的患者,在患病的第一周內康復的可能性幾乎是使用安慰劑的患者的2倍;如果不使用鋅補充劑,每100名患者中就有 19名可能在1周後仍有症狀。 -
整隻腳發紫、脹痛竟是深層靜脈栓塞造成 嚴重恐釀猝死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916出現單側下肢腫脹、疼痛時,一定要留意是否有深層靜脈栓塞的狀況。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蔡承根醫師指出,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後,我們確認他的問題並非蜂窩性組織炎,而是位於骨盆腔內部的髂靜脈血栓合併嚴重狹窄,血液無法順利流回心臟,鬱積在下肢靜脈,便會產生一連串不適。由於靜脈回流受阻,會影響表層靜脈,皮膚也常會出現反覆發炎的現象。 -
疫情解封掀路跑熱! 營養師建議路跑前後這樣吃才健康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554運動過程流汗,造成體內水分的流失,若有口渴的狀況,則需要小口小口補充水分,建議每15-20分鐘,補充100-200c.c.水,避免1次大量水份灌注,容易增加腹脹影響運動,也會增加跑廁所的頻率。 -
當心成為糖胖一族! 糖尿病合併肥胖失能和死亡風險高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69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鄭筆聳說,這種同時有肥胖及糖尿病的情形可稱為「糖胖症」(diabesity),是由糖尿病(diabetes)及肥胖(obesity)合併而成。糖胖症的病人除了高血糖以外,還常合併高血脂、高血壓等三高問題及心血管疾病,失能或死亡風險相較於健康的人會增加非常多。 -
眼前模糊易踩空 不可大意的白內障前兆4個狀況快檢查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731眼科主任郭鐘元醫師就呼籲,白內障千萬不要等到過熟才來治療,因為會提高手術難度及青光眼等併發症風險,建議定期檢查,才能在最適當的時機治療,及不錯的預後效果。 -
前駐泰代表李應元壺腹癌逝 出現3大症狀快做胃鏡檢查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5931消化道專科醫師表示,與其他腹腔器官腫瘤相較,壺腹癌相對罕見,盛行率僅約為每10萬人0.3至0.46人,因較難早期發現,確診時如至晚期,且轉移至淋巴,則5年存活率僅25至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