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控制血糖
-
中秋節烤植物肉美味又健康 素食者、飲控族群放心享用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531奇美醫院營養科小組長王逸婷建議,為了健康過中秋,民眾可選擇低脂肪的肉類,如里肌肉片、雞胸肉、鯛魚片等,盡量避免加工肉品,並去皮食用。也能多攝取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如黃豆干、大溪豆干、豆包等,同時自製植物肉排更是新穎且有趣的選擇。 -
健保放寬CGM給付 糖尿病童免扎手指可即時監測血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94近日有位11歲女童,診斷確診為第1型糖尿病後開始接受胰島素治療。由於女童運動量較大,自我監測的指尖血糖數值發生多次低血糖事件,但其中幾次並未出現明顯低血糖症狀,故安排連續血糖監測(Continuous GlucoseMonitoring,CGM)檢查。在1週的裝機期間,醫療團隊加強其碳水化合物攝取計算及低血糖處理的訓練,目前病人的低血糖頻率顯著改善。 -
糖友回診前大量運動引發胰島素阻抗 竟出現低血糖症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53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糖尿病患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會對身體器官造成傷害,同時可能誘發多種慢性併發症,不可輕忽!在此呼籲患者,循序漸進調整飲食及運動,避免突然劇烈變動,加上與醫師密切配合,積極追蹤,血糖才能穩定,達到控制的目標值。 -
39歲男子「起不來」性生活受影響 醫1招解決重振雄風
兩性關係 / 男人幫7740勃起功能障礙在全球有很高的盛行率,40歲以上的台灣男性約有3成深受其困擾!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高國維表示,勃起功能障礙原因包含血管、神經、內分泌及心理因素,在治療上除了處理已有的疾病,如控制血糖、血脂,改善生活作息及舒緩心理壓力等,再來可考慮藥物治療,如威而鋼、犀利士,若藥物效果不彰或副作用明顯,陰莖低能量震波就是不錯的治療選擇。 -
預防白內障不分年齡!盤點常見風險因子 多保護水晶體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692隨著人口高齡化及現代人過度使用3C產品,白內障的發病率逐年增加!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郭又瑋表示,白內障主要風險因子與年齡增長有關,其他包括紫外線暴露、糖尿病、抽菸和酗酒、服用特定藥物等因素也會導致發病,民眾可改變生活習慣,降低罹病風險。 -
男性更年期上身!55歲爸又累又憂鬱 5大治療找回健康
兩性關係 / 更年障礙7569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王舜禾指出,遲發性性腺功能低下被俗稱「男性更年期」,主因是由年齡增長導致睪丸的男性荷爾蒙(睾固酮)製造下降所引起,所以大部分都發生在40歲以上的中壯年男性。 -
護腎8守則!國健署推動腎病識能 全台逾4百家診所加入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440慢性腎病是沉默的殺手,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患者發現時往往已相當嚴重,因此及早預防腎臟病發生是很重要的課題!國民健康署今(4)日表示,想維持腎臟健康必須預防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控制體重避免肥胖、飲食均衡、少攝取加工食品,以及不吸菸且不濫用藥物等,才能避免腎功能損傷。 -
高齡糖友全面照護 戴東原教授科普獎重視病友正確衛教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232台灣糖尿病患者人數超過200萬,隨著人口老化,「老糖友」愈來愈多,糖尿病關懷基金會提醒,高齡糖尿病患者預期壽命變短,且併發症變多,整體狀況如果不好,在治療上就不用再斤斤計較血糖值、體重,可以適度放鬆血糖目標,如果嚴格控制血糖,恐提升低血糖風險,增加罹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