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扁桃腺
-
想脫口罩再等等! 指揮中心公布6月維持現行防疫措施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59因6月初面臨端午節連假,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所有人對連假又愛又怕,因為連假人潮流動多,如狀況穩定,就可以確定疫情穩定下來;但因流動關係案例增加,會加重醫療負擔。但Omicron的高染疫率是必經之路,增加自然保護力與NPI,就能踏上恢復正常生活的腳步。 -
魚刺卡喉嚨吞飯、喝醋有效? 耳鼻喉科醫師教你這樣做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091汐止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暨國泰醫院耳鼻喉科方德詠醫師表示,不只是在春節期間,被魚刺、骨頭、蝦殼卡住喉嚨的案例,幾乎天天都在發生!即便是成人吞到異物,就算沒有立即性的危害,切忌吞飯、喝醋等錯誤方式處理,以免異物掉落更深處,導致取出困難。 -
口愛是罹癌傳染途徑! HPV病毒經口交導致口腔癌發生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7935傳統口咽癌成因為抽菸、喝酒、嚼檳榔等不良習慣,但近年來研究發現,越來越多口咽癌患者係因感染HPV病毒,患者以男性為主,而HPV所引起的相關癌症,已從子宮頸癌轉為口咽癌。 -
鼾聲雷動當心猝死風險倍增 微創美國止鼾雷射重拾好眠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043衛福部在近年通過美國止鼾雷射儀器進口,它是一種安全且成功率高的治療方法,根據研究顯示可大幅減少85%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症,對有打鼾困擾的民眾和家人都是一大福音。 -
開學季酒精防疫阻止不了腸病毒 兒科醫師2建議可避免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708腸病毒往年在5、6月流行,今年卻幾乎看不到相關個案。最近卻突然出現多位病例,李宇正醫師推測,應是5月中全國三級警戒全面停課,小朋友缺少人際接觸,因此5、6、7三個月,醫院幾乎看不到腸病毒個案。 -
隱性缺氧vs.慢性缺氧 猝死案例可能與上呼吸道有相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021弘光耳鼻喉科診所院長、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及博仁綜合醫院耳鼻喉暨頭頸部外科主任許文龍醫師表示,氧氣須經由肺泡來交換,「隱性缺氧」因病毒造成肺部血栓,使肺泡功能遭到破壞,就失去氧氣交換功能,來得急又猛,又稱「肺栓塞型的猛爆性缺氧」;而「呼吸道慢性阻塞」或「打呼」是因為長時間呼吸道阻塞、氧氣交換功能不佳,是屬於一種「慢性缺氧」,長期不僅影響身體健康與生活品質,罹患重度呼吸道阻塞的患者易有猝死風險,不容小覷。 -
吞嚥疼痛因疫情遲就醫 檢查竟是腫瘤上身差點延誤治療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522王先生早發現自己吞嚥困難與疼痛,卻害怕疫情期間就醫。門診時,吳弘斌主任發現王先生右頸部腫塊,合併症狀出現半年多,拖到不能再拖。他告訴王先生,醫護人員均會依衛福部感染管制指引與臺灣頭頸部外科醫學會發布COVID-19流行時的頭頸癌外科手術建議,確保病人及手術相關人員安全。 -
增6例新冠死亡1人到院前不治 醫院設新冠重症ICU專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04今(2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公佈,新增6名新冠死亡個案,年齡都高於60歲,4名有慢性病史,2名不清楚潛在疾病,2名死亡後1天確診,除1名到院前死亡外,其餘都在醫院治療中過世,未有在家隔離病逝個案;指揮中心規劃,各大醫院都要按照規模,設置收治新冠重症病患,不得拒絕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