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意外
-
好發中壯年族群!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靠標靶治療控制佳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31248歲的吳先生身體一向健康,日前與朋友進行健康檢查意外發現白血球指數飆升至80,000/µL (正常男性為3,000/µL-13,000/µL),遂至台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林益庭醫師門診追蹤。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吳先生脾臟明顯增大,且骨髓檢查及染色體檢測也發現「費城染色體」(1960年科學家Peter C. Nowell、David Hungerford於美國賓州費城發表)呈陽性,表示白血球細胞異常增生,確診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遂以口服標靶藥物作第一線治療,透過規則用藥,吳先生在3個月內白血球指數下降至8,190/µL,費城染色體基因量也小於0.1%IS,控制良好,定期於門診追蹤中。 -
罕見技術! 亞東全台首例「子宮轉置手術」登國際期刊
癌症新知 / 腸癌4546大學畢業年僅23歲的程同學,本該迎接人生新階段,卻因連續數月肛門異常出血就醫,意外發現自己罹患第三期低位直腸癌。傳統骨盆放射治療雖能控制腫瘤,卻可能對卵巢與子宮造成不可逆損傷,使年輕患者失去自然生育能力。為守護程同學未來生育希望,亞東醫院婦產部與直腸癌團隊突破傳統治療框架,成功完成全台首例、亞洲第二例「子宮轉置手術」,完整保留她的子宮及卵巢功能,為年輕女性癌症患者帶來全新希望,並於今(2025)年榮登國際期刊發表。 -
從廚房到浴室檢視燒燙傷危險空間 避免幼童燒燙傷悲劇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651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國民健康署提醒,電暖器、火鍋、熱湯與熱水澡等家中常見熱源,都可能造成兒童燙傷。家長與照顧者應全面檢視廚房、餐桌、浴室、客廳與臥室等生活空間,及早排除潛藏風險,為孩子打造安全的生活空間。若兒童不幸燙傷,務必依「沖、脫、泡、蓋、送」原則處置並儘快送醫。 -
魚與熊掌可望兼得! 橙皮素能助抗癌治療不再「傷心」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6457俗稱「小紅莓」的癌症化療藥Doxorubicin是治療乳癌、淋巴癌、血癌、卵巢癌的常見用藥,臨床已使用超過50年,但其心臟毒性卻也是無法完全解決的難題,讓病人對抗癌症時卻得承受心臟功能衰竭的風險。然而目前美國核准的一款緩解小紅莓心臟毒性的藥物會降低小紅莓抗癌力,增加癌症復發風險。 -
長輩走路踩空、不愛外出恐白內障警訊 別等過熟才開刀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494朱書緯院長分析,人工水晶體主要分為健保給付與自費兩大類。健保給付的水晶體屬於球面單焦點設計,能滿足基本遠視力需求,但看中、近距離(如閱讀、使用手機)仍需配戴老花眼鏡輔助。 -
懷孕5個月驚現卵巢惡性腫瘤 手術摘除免化療順利產女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6312懷孕5個月例行性產檢竟意外發現卵巢有惡性腫瘤時,到底要不要終止懷孕?為該名孕婦產檢的馬偕紀念醫院高危險妊娠科資深主治醫師王亮凱表示,李小姐在妊娠20週進行第4次例行性產檢時,腹中胎兒發育情況一切正常,但超音波檢查意外發現孕婦腹腔內積滿大量腹水,及左側下腹部有一個15公分大小、邊界模糊、結構複雜的卵巢腫瘤。 -
B型肝炎8旬嬤確診零期肝癌 醫揭肝癌高危險群應篩檢
癌症新知 / 肝癌7876一名83歲的黃姓老婦人因身體不適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就診過程中意外發現肝功能異常,進一步檢查發現一顆約1.5公分的肝臟腫瘤,確診為第零期肝癌,同時也發現患者患有B型肝炎,卻因沒有症狀所以不曾進行相關治療。所幸發現及時,由胃腸肝膽科醫師鄭煜明執行電燒治療,術後三天患者順利出院,目前僅需定期追蹤避免復發。 -
30歲女子長期膝蓋疼痛 微創軟骨修復術助她重拾行動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034「醫師,我的膝蓋好像壞掉了,已經好幾年不能好好蹲下。」這是一位30歲女性患者在門診裡說的第一句話。她長期受到膝蓋疼痛困擾,不僅無法跑步或運動,甚至連日常生活中的動作,包括蹲下、上下樓梯、長時間站立,都變成折磨。她嘗試過物理治療、護具支撐,疼痛仍舊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