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情緒篩檢
-
董氏基金會推憂鬱情緒篩檢 適時了解情緒狀態接住自己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58510月是世界心理健康月,每年10月的第2個星期六,是台灣的憂鬱症篩檢日。2000年起,董氏基金會結合相關醫療單位共同發起呼籲,提醒民眾正視自己的心理健康,時時篩檢情緒並適合尋求專業協助。根據2022年3月發布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版》(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指出,進行憂鬱情緒篩檢後,能及時獲得追蹤與診療的患者比例偏低,需更強化基層醫療篩檢與治療間的整合服務,讓憂鬱患者適時獲得診斷與治療。 -
青少年除課業最在意人際 親密家庭關係能幫助孩子減壓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616董氏基金會於 2021 年 9 月至11 月以全台國高中職生為對象進行的「人際關係、壓力及憂鬱情緒現況」的調查,收集有效問卷 2,607份,結果發現,有 15.4%的青少年常感受到壓力,影響自身的生活;有 41.2%的青少年每天感到壓力大的時間超過 1 小時;8.1%常覺得自己很孤單。 -
大疫年焦慮!6種人易陷入群體恐慌 精神科醫師提5字訣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272近期藥局門口永遠大排長龍,不少人急於搶購實名制快篩。回顧過去:疫情初期排隊買口罩,搶購物資與衛生紙等,我們從沒遇過的疫情與戰爭等狀況,使得排隊熱潮與「XX之亂」重複上演。 -
防疫不忘關懷青少年身心狀況 專家建議做校園憂鬱普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28根據1篇發表於2021年5月《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版 (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指出,12至17歲青少年的重度憂鬱症發病率從2011年的8.3%增加到2016年的13%,僅有3分之1的青少年接受治療。而在校園進行憂鬱症普篩,有助於憂鬱症狀的青少年被辨識出的機率。 -
手機APP計步管理健康 研究發現還能遠離憂鬱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37研究結果顯示,情緒監測、認知行為治療或與正念合併等應用程式,其治療憂鬱症的效益相同,而獨立使用應用程式(不需要依賴醫師或電腦的回饋)效果則更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林家興教授表示,心理健康應用程式的設計與心理諮商相同,且使用不同理論治療對於改善憂鬱或焦慮症狀並無差異。
-
職場新鮮人壓力大? 學習建立舒壓解憂管道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31為提醒民眾定期檢視憂鬱情緒及建立運動紓壓習慣,董氏基金會與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等單位自 2000 年起,將每年10月第2個星期六訂為憂鬱症篩檢日。今年配合世界心理聯盟提出「職場心理健康」主題,將主軸訂為「關懷職場新鮮人心理健康」。 -
接收太多臉書負能量 易增加青少年憂鬱風險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760美國布朗大學一份於2016年發表於《青少年健康期刊》的研究顯示,有負面臉書經驗的人,出現憂鬱症狀的風險是沒有負面經驗者的3.2倍,且經歷4次或4次以上與不想聯繫的人互動或誤解時,出現憂鬱症狀的風險則顯著提升。研究中所指的負面經驗為被霸凌、不友善、被誤解或不想要的聯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