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分泌科
-
夜貓子請注意! 晚睡晚起的生活習慣恐增加慢性病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31雖然肥胖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但新的研究指出,如果有熬夜的習慣,罹患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就顯得特別高。這個發現源自於對 172 名中年人的睡眠模式和疾病的比較,這是義大利正在進行的肥胖預防研究的一部分。 -
照骨齡了解孩子發育狀況 成功「轉大人」顧好2大關鍵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32「不同時期的成長,速度大不同。」李翊誠說,出生足月的新生兒身高約落於50公分上下。出生第1年平均長25公分。出生第2年平均長12.5公分。進入青春期之前,每年至少平均要長4至6公分。在寶寶3歲之前,成長發育最關鍵因素為充足的營養與甲狀腺素。前者可以避免罹患缺鐵性貧血,或因維他命D缺乏而造成「佝僂症」,而甲狀腺素則是腦部發育關鍵荷爾蒙。 -
小時候胖就是真的胖 年僅15歲就已70公斤確診糖尿病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63415歲小晴(化名),從小就是「白白肉肉」,高一入學檢查時身高164.3公分、體重70.5公斤,BMI為 26.12 kg/m2,空腹血糖高達296 mg/dL,經轉介至醫院後確診為第2型糖尿病,目前在兒童內分泌科規律治療中,病情控制良好。 -
視力驟降左眼僅0.1 轉診跨院揪出糖尿病「偷」走視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403經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眼科部醫師張逖文檢查後,發現病人的視網膜除了嚴重出血外,還有很多不正常的纖維血管增生組織。高度懷疑是糖尿病造成的視網膜病變,但病人否認自己有糖尿病的病史或症狀。於是便進行更詳細的檢查,結果證實除患有糖尿病外,還有高血壓及高血脂。因此,張逖文醫師立即照會代謝內分泌科黃以奇醫師共同為病人診治,控制病人的三高。同時也幫病人執行微創玻璃體切除併纖維血管增生組織移除手術。 -
高血脂服藥後仍無法控制 檢查出是甲狀腺低下惹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494在醫師詢問下,發現高先生最近幾年便秘頻率增加、容易怕冷、易掉髮,甚至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下降影響到工作表現,腿部肌肉也變得易痠痛、無力。而家族史方面,並無早發性心臟病,也沒有其他家人有難控制的高血脂病史,反而有很多家人有甲狀腺病史。故檢查時,除了一般的抽血以外,額外幫高先生檢查出甲狀腺功能低下,也合併橋本氏甲狀腺炎。經由治療甲狀腺問題後,用的血脂藥物使用的劑量變低之外,目前也能把血脂控制得很好。 -
男童因肥胖影響陰莖發育 錯誤荷爾蒙治療反釀性早熟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308媽媽覺得不放心,帶著他到地區醫院就診,抽血發現膽固醇高達230 mg/dL(正常值<200 mg/dL),雄性激素 0.09 ng/mL,黃體激素0.11 mIU/mL。當時醫師認為阿嘉是因為體重過重導致雄性激素過低、陰莖短小,於是開始給予男性荷爾蒙注射治療,治療後雖然變得比較明顯,但沒想到過了1個月,才10歲的阿嘉聲音竟變得低沉,臉上也開始出現青春痘,這時媽媽覺得不太對勁,帶阿嘉前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求診。 -
失眠又暴躁以為青春期壓力大 竟是這病導致甲狀腺亢進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163葛瑞夫茲病(Graves’disease)是種自體免疫疾病,兒童比成人較為少見,不過仍然是兒童時期甲狀腺亢進最常見的病因,較常發生在國中年紀左右的女孩子。由於自身免疫系統產生攻擊甲狀腺的抗體,部分抗體連接到甲促素(TSH)的感受器,刺激了甲狀腺,使得甲狀腺過度活化,產生過多的甲狀腺素。 -
小六男童腋下深咖啡色紋路總是洗不掉 竟是糖尿病上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45「我的孩子才小學,怎麼可能得糖尿病?」這句話是許多父母第一時間的反應。然而,根據美國近年的大型研究指出,兒童和青少年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逐年上升,主要原因就是兒童過重和肥胖的比例不斷增加。以台灣2015年的數據顯示,國小和國中生的過重及肥胖的比例約3成,承受不少三高與糖尿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