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乳房重建
-
傳統全乳切除恐成少奶奶 微創手術乳癌患者接受度高
癌症新知 / 乳癌3904乳癌位居女性癌症排行榜之冠,據統計,台灣每年新增1萬5千多人乳癌個案,但在政府持續推動乳癌篩檢下改善成效顯著,乳癌原位癌比率逐漸升高,晚期確診患者明顯下降。 -
7成女性不滿意胸部 魔滴仿真觸感詢問度高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6818蘇皇銓說明,Motiva魔滴運用尖端的矽膠外膜技術,提供植入物多層的防護,配合專利人體工學設計,並擁有高度伸縮性,醫師能以較小的手術切口植入,比起以往切口較大的植入手術,能大幅縮短術後的恢復期。 -
平胸乳癌患者單側全切 這樣重建不怕大小奶
癌症新知 / 乳癌5032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黃宗君指出,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且有年輕化趨勢,除了希望治癒癌症之外,更希望能在乳房切除後儘速重建,使外觀恢復正常,降低心理上的衝擊。 -
珍愛乳房有一套 自我檢測加定期篩檢
癌症新知 / 乳癌3474許多乳癌患者在發現時,常常都已是中後期,原因在於乳癌剛開始多以一般硬塊呈現,雖能觸摸與感覺得到,但卻無痛感,因此許多女性會掉以輕心或拖延求診,故養成自我檢測與定期篩檢的習慣相當重要。 -
乳癌病友重建乳房 恢復自信找回生活品質
癌症新知 / 乳癌3785國泰醫院整形外科主任蒲啟明表示,晚婚、遺傳及日常飲食,讓國內女性乳癌新增個案逐年增加,大部分患者在治療期間,忽略了日後外觀改變可能帶來的心理壓力,術後自卑,遲遲無法走出「少」奶奶的陰影。 -
整型式乳癌切除手術 讓病友作個真女人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912017年歐洲腫瘤醫學會(ECCO)一份最新研究報告結果,顛覆了眾人對於乳癌治療的傳統觀念,「對於某些乳癌病友來說,部分切除的存活率,反而比全切除者來得高。」但可惜的是,國內乳癌治療迄今仍停留著較保守的作法,患者大都傾向全部切除,以求一勞永逸。 -
張大力醫師登ISAPS 微創隆乳與全球整形權威對話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920張大力院長表示,能夠參與並擔任本次2016 ISAPS演講者,透過國際性舞台將台灣的內視鏡微創醫療技術、3D微創隆乳手術的臨床經驗與其他國家的醫師交流,實在備感榮幸。無論是醫療中的美容整形或乳房外科的癌症病例,隆乳手術或乳房重建早已是全球性不可迴避的重點議題。每個國家的民俗風情及審美觀多元並茂,因此,在整形手術的技術層面考量也不同。 -
16小時微創縫合三截斷掌 長庚顯微技術領先全球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145林口長庚顯微重建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吳至偉指出,顯微手術已成為許多外科醫師的必修技術。臨床上包括微小血管、神經、淋巴管、輸精管、輸卵管等接合手術,都需藉由顯微手術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