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民罹肺癌引關注!健保NGS揪因 醫:精準用藥跟進

12869
陳如頤 報導
汪建民罹肺癌引關注!健保NGS揪因 醫:精準用藥跟進

【NOW健康 陳如頤/特別報導】現年56歲的本土藝人汪建民傳出罹患肺腺癌4期,身形暴瘦,他平日不菸不酒,竟也罹患肺癌,再次引發國人對於肺癌的關注。醫師表示,隨著NGS檢測納入健保,無論是常見或罕見的變異基因,肺癌病友都有機會及早發現,但期待相對應的藥物也能加速給付,提高癌藥可近性,避免陷入「有藥無法用」的窘境。


肺癌治療朝向用藥精準化 NGS幫助癌友找出變異基因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癌症資料,肺癌是國人好發癌症與死亡癌症的雙冠王,儼然成為「新國病」。衛福部桃園醫院胸腔內科邱昱棋醫師指出,肺癌第3期以上或是第4期無法手術的肺腺癌病患,在台灣有TKI標靶藥物可以使用,大部份病人接受治療的1年多時間,都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基本上,只要能配對到相對應的驅動基因,健保大部分的藥物都有給付。但有少數EGFR exon 20插入罕見基因變異型,目前健保尚未給付,而衛福部今年5月公告次世代基因定序NGS上路,有助癌症病友更精準發現致癌驅動基因與用藥,成為肺癌精準治療的新利器,也希望罕見基因變異型如EGFR exon 20插入突變的標靶用藥也能跟上NGS開放的腳步。


邱昱棋醫師解釋,在非小細胞肺腺癌的基因突變中,以EGFR突變占多數,而在EGFR突變中,最常見的是第19因子缺失(exon 19 deletion),以及exon 21 L858R突變,這群人目前對於第1代到第3代的TKI標靶治療效果都非常好,病人的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大概能維持1年多左右。


邱昱棋醫師進一步分析,但有一個罕見的位點,就是EGFR exon 20插入突變,在治療上會格外的棘手,無論對化療或者是TKI標靶治療都不敏感,預後也不佳。所幸,針對EGFR exon 20插入罕見基因突變型,目前已開發新藥雙特異性抗體能突破治療困境,只是目前健保尚未能開放給付。


EGFR exon 20插入罕見基因變異型 新藥合併化療治療成效佳


邱昱棋醫師表示,透過NGS的肺癌組織切片檢測,就能找出EGFR exon 20插入突變,甚至其他罕見的一些基因,像RET、BRAF V600E、MET exon 14 skipping、KRAS G12C、ERBB2(HER2)、ROS1、NTRK也可以檢驗出來。若能及早找到肺癌突變的驅動基因,並及時使用對應的標靶藥物治療,對於爭取病人的存活期,能產生積極的助益。


健保規劃NGS給付14大類實體腫瘤及5大血液腫瘤共19種癌別,邱昱棋醫師認為,在確診罹癌時就應先做檢測,以利及早使用相對應的標靶藥物治療,無論是預後、存活期及生活品質,各方面表現都會比較好。


目前在肺癌治療上,不管是標靶治療或是免疫治療,全世界的研究都會建議越早用藥越好。然而,罕見基因突變型如EGFR exon 20插入,雖然可以透過NGS檢測找出,但健保給付還未給付相對應的標靶藥給這類少數、僅占EGFR突變5%的族群,盼政府能加快給付的腳步,不要讓病人因為等不到給付,而徒留遺憾。


邱昱棋醫師分享臨床上的個案,有1位57歲的婦人,本身有腦神經腫瘤的問題,沒有吸菸史,也很少做菜,確診肺腺癌時,評估為無法接受手術的末期病患,安排健保給付的檢測後,發現EGFR、ALK、PD-L1等指標都是陰性,只能使用化療,但效果不彰,最後建議自費接受NGS檢測,確定為EGFR exon 20插入突變,予以對應的雙特異性抗體標靶合併化療,由於個案的情況治療相對棘手且用藥太晚,最後抱撼離世。若是能及早確認基因變異型,並且能及早使用相對應的標靶,以EGFR exon 20插入突變為例,依照國際研究論文顯示,雙特異性抗體標靶合併化療做為第1線治療,病人的反應率可達7成,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可以將近1年,後續存活到2年以上,甚至3年都有機會。


邱昱棋醫師坦言,由於台灣肺癌的發生年齡有下降的趨勢,有很多病人年紀大概在40多歲到50歲左右,正值壯年,可能都是職場上中高階主管,家人的經濟支柱,也或者是家庭中幼兒主要的照顧者。如果能開放健保給付用藥給這群少數病人,以整個家庭的單位來看,再擴展整個社會的層面,可以說是符合醫療經濟學的效益。


面對癌症新藥給付困境 請給癌友一個可以兌現的保障


而站在病友端,面對NGS的健保給付在5月上路,是否帶給癌友們尋求新治療的機會?對此,癌症希望基金會嚴必文副執行長對NGS的健保給付政策深表感謝與肯定,畢竟精準治療已成為現今癌症治療的趨勢,而找到致病的基因是治療的重要關鍵。一旦能找出突變的基因,就能有相對應的標藥物,及時且適切的對症下藥,無論是治療的效益或是預後,對病人都是好的。


不過,目前有部份癌友擔心透過NGS檢測出致癌基因後,卻缺乏相對應的健保標靶藥物可用,嚴必文副執行長亦有此擔憂!她強調尤其像罕見基因突變型的患者用藥本來就選擇有限,但政府因受限於健保預算,癌藥給付無法落實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的必須用藥指引(preferred use),導致健保限縮給付條件情況不斷發生,「看得到卻用不到」正是現今這類癌症病人最常面臨的困境。


嚴必文副執行長不諱言,在台灣,癌症新藥一旦進入健保審議程序,平均要等待700多天、中位數約500多天才能納入健保給付,然而,癌症是與時間賽跑的疾病,若能盡早使用即時適切的標靶藥物,就能幫助癌友抓住一線生機、提高存活率,尤其是對於末期癌友來說,意義真的很重大。


然而,健保改革沒有辦法一次到位,在這個過渡期,除了政府目前正在推動的GDP加碼健康投資,以及癌症新藥基金的投入外,國家衛生研究院也正在研議如何以政策介入來設立第2層的健康保險,未來希望提供民眾更友善的健康保單來投資健康,以此補強現有健保的不足,緩解癌症治療用藥選擇上的經濟壓力。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亞洲首例!北榮「分肝種腎」移植 助8歲女童擺脫洗腎
▸蕁麻疹不分季節!反覆發作變慢性 中醫內外兼治助恢復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