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後肌肉痠痛分2大類! 射頻電波提供患者適切治療

6776
楊芷晴 報導
運動後肌肉痠痛分2大類! 射頻電波提供患者適切治療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運動後的肌肉痠痛相當常見,如果疼痛隨時間逐漸緩解,其實不必過度擔心,但若疼痛反覆、超過1週以上並影響生活,應盡速就醫診治。肌肉痠痛除了採取徒手按摩、熱敷、伸展運動等方式緩解,還可以搭配金星射頻治療,利用高頻電流轉為溫熱無痛的治療模式,有助縮短肌肉恢復期、減輕肌肉疼痛。


運動後肌肉痠痛可分2類型 出現這些跡象應就醫治療


運科物理治療所所長楊京叡物理治療師表示,運動後痠痛常見原因包括,運動超過平常習慣的強度、太久沒做激烈運動,或是進行大量離心收縮運動。肌肉痠痛又可分成「急性痠痛」和「延遲性痠痛」2種類型。


「急性痠痛」主要是運動過程中所產生的痠痛,因肌肉缺血、乳酸堆積在肌肉,進而刺激痛覺神經末稍所導致,常伴隨肌肉僵硬現象,通常在運動後約1分鐘就可代謝完畢。


「延遲性痠痛」則多發生在運動後隔天早上睡醒時,或是運動過後的24至48小時、甚至72小時內出現,目前醫學對於延遲性痠痛的成因認為並非乳酸堆積所致,而與運動量太大或驟增而導致肌肉纖維產生微創傷,因肌肉發炎和腫脹進一步刺激痛覺受器有關。


有些人誤以為運動後的痠痛感是達到運動效果的必經歷程,但楊京叡物理治療師澄清,運動後痠痛程度與運動成果並非成正比,如果運動完後發生肌肉痠痛,多半在2至3天內會逐漸緩解,最多達1週,也會有好轉跡象。假設1週後未明顯改善,或運動後反覆出現疼痛,就可能是受傷徵兆,必須尋求醫師診斷、進行物理治療找出受傷原因。


金星射頻電波針對痠痛類型 提供不同溫度與強度模式


楊京叡物理治療師解釋,針對軟組織受傷處理原則,新的觀念並不建議使用持續冰敷,除非疼痛度高且影響生活,那麼大約冰敷10分鐘內即可。此外,緩解肌肉痠痛的物理治療包括有物理治療師徒手治療放鬆緊繃組織,使用增進血液循環的儀器如金星射頻電波治療,或自主性運動恢復,都能有效減輕不適感。


目前射頻電波已廣泛運用於慢性疼痛的治療,楊京叡物理治療師指出,運科物理治療所引進的「金星射頻電波」,利用高頻電流針對急性或慢性痠痛,有不同溫度的調整模式,例如無熱模式可降低熱效應導致急性傷害患部血管擴張可能產生的腫脹不適;此外,不同頻率、以及不同探頭的選擇,能依照身體患部深淺與面積大小進行調整,以符合患者最適切的治療需求。


增加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腫脹感 運動員搭配治療克服肌肉緊繃


楊京叡物理治療師說明,運動後感覺肌肉痠痛或肌肉沉重感,甚至久坐後的腰酸背痛,多數人都能藉由金星射頻電波治療加快緩解,增進局部血液循環、增加關節活動度、降低肌肉張力增加延展性、促進膠原蛋白生成,幫助淋巴引流,緩解腫脹感,快速促進運動恢復。


不過使用上需注意,若是孕婦、有感覺喪失、體內有植入精密儀器或金屬如心臟節律器,施作部位有開放性傷口等,都不建議使用。此外,使用於頸椎部位應小心,避免產生頭暈或眩暈。


楊京叡物理治療師分享,近期曾為榮獲大專盃冠軍的師大甲組女排隊員進行運動恢復,因為排球比賽常著重反覆跳躍、急停和衝刺等動作,往往在訓練或比賽完後,下肢常會感覺疲憊痠痛,進行15分鐘「金星射頻電波」治療,並搭配肌肉運動,當下女排隊員的肌肉緊繃感緩解、加快狀態恢復,又有信心迎接下一次挑戰。


楊京叡物理治療師強調,運動有益健康,但運動強度應循序漸進,或尋求專業人員協助,減少受傷風險。運動後痠痛採取休息睡覺、運動按摩、射頻治療等都是幫助運動恢復的方式,千萬不能因為怕痛而完全躺著不動,適度進行低強度的運動如慢跑,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有助加快復原。


# 首圖來源/MX運科物理治療所楊京叡所長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牙齒矯正讓臉型變美? 醫:符合4標準、6大臉型可修飾
▸反覆胃食道逆流恐致食道癌 天然葫蘆巴護胃遠離火燒心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