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連慧婷/台北報導】寶林茶室食安風暴持續延燒,截至今(29)日,至少造成18人身體不適,其中2人死亡,分別病逝於台北馬偕、新光醫院,另有5人住在加護病房。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昨晚邀集專家學者及照顧個案的醫師開會討論,初步認為是內生性毒素所致,但不排除人為下毒,檢調已介入調查,而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昨日也公布首例死亡個案的解剖相驗結果,發現體內確定含有米酵菌酸,至於為何會於死者體內驗出米酵菌酸,仍有待進一步調查釐清。
米或麵食類應避免重複加熱 專家揭食物中毒的3大原因
薛瑞元表示,昨日邀請毒物專家、環境部化學局、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等單位代表,專家表示,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可能有這3個,第1個為微生物,其中較為常見的病毒,如諾羅病毒;第2個是內生性,從食材出來的毒素,而第3個是外面加進來的毒素。
專家初步研判,這次事件不像第1類微生物,若是內生性,則很可能為米酵菌酸,其症狀及發病過程與這次事件較於接近,只是台灣從未發生過這類中毒案例,現在正跟國外採購標準品,以利檢驗,但不排除人為下毒,檢調已介入調查。
衛福部資訊處長、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則在臉書貼文,建議短期內對於不是新鮮烹煮,而是重複加熱的米、麵主食應該都要小心避免。雖然仙人掌細菌造成的炒飯症候群還無法完全排除,米酵菌酸的可能性在我心中卻逐漸盤旋升高。
如何確診米酵菌酸中毒? 醫曝:只要1.5mg就足以致死
李建璋表示,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和仙人掌細菌的腸毒素(cereulide)都是粒線體毒素,粒線體是人體細胞能量的直接來源,粒線體急性損傷會造成猛爆性多器官衰竭,所以臨床上米酵菌酸和仙人掌細菌毒素症候群很難區辨,都有昏迷、肝、腎衰竭、休克、無發燒現象,然而,米酵菌酸比起仙人掌細菌毒更猛爆,所以當傳出死亡、重症的愈來愈多,米酵菌酸的機會就更大。
▲米酵菌酸知多少?(圖/NOW健康製作)
李建璋表示,需在患者或是食物細菌培養陽性或是蛋白質鑑定,確定米酵菌酸存在。治療部分,如果要移除毒素,可透過透析(洗腎)治療,但這方法卻無濟於事,因為米酵菌酸只需要1.5mg就足以致死,利用器官支持,期待自我康復,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法。
截至3月28日統計,受害食物中毒民眾至少18人,於3月19日至3月24日期間前往寶林用餐,幾乎都吃了炒粿粉,其餘則點了滑蛋河粉、炒飯、炒麵,並喝了香蘭葉果汁。
5至10月是食物中毒的高峰期 出現這些症狀勿輕忽
食藥署表示,常見食物中毒症狀包括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發燒、頭痛、虛弱等,有時也會出現血便或膿便,而其症狀和嚴重程度,會隨著患者年齡、健康狀況、中毒原因與種類,以及攝取量有所不同,最快在1到2個小時內就會出現症狀。
疾管署表示,食物中毒是食媒性疾病(或稱食源性疾病)的俗稱,意指經由吃進被污染的水或食物所致的疾病。食媒性疾病的傳染病原,很容易透過飛沫、糞口和接觸途徑傳播,造成腹瀉群聚事件。常見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因物質可分成以下4種:
1.細菌: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肉毒桿菌、霍亂弧菌。
2.病毒:諾羅病毒。
3.天然毒素:植物毒素、河豚毒素、麻痺性貝毒、黴菌毒素等。
4.化學物質:農藥、重金屬、非合法使用的化合物。
▲4種常見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因物質。(圖/NOW健康提供)
食物中毒常發生在營業場所、學校和自宅,統計顯示,每年5月至10月是國內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峰期,這段期間台灣氣候高溫潮溼,適合微生物生長,若未留意飲食衛生安全原則,可能引發食物中毒。
至於食物中毒原因,包含冷藏或加熱處理不足、食品調製後在室溫下放置過久、生食與熟食交叉污染、烹調人員衛生習慣不良、調理食品的器具或設備未清洗乾淨,以及水源被污染。
食物一定要放涼才能放冰箱? 醫師破解保存迷思
兒科醫師林哲民在「Dr. Jimmy 林哲民醫師」臉書粉專表示,許多人以為「食物要放到常溫才能放到冰箱」,這其實是錯誤觀念。他表示,食物最好要在50至60度以上,就放進冰箱,避免細菌增生跟產生更多的毒素,如食物製作或保存不當,造成細菌繁殖,或者因其生產出的毒素過多,最後食入人體,便會引發食物中毒。
林哲民表示,民眾最常有的錯誤觀念是,食物要放到常溫才能放到冰箱,不然容易壞(冰箱跟食物都會壞),由於傳統冰箱降溫的能力較差,熱的食物放進去會使冰箱內溫度提高,反而讓其他食物加速細菌繁殖,但現在冰箱瞬間降溫能力都不錯。因此,建議民眾最好在食物50至60度以上時,就放進冰箱,避免細菌增生跟產生更多的毒素。
# 首圖來源/取自寶林茶室信義遠百a13店-Polam Kopitiam-馬來西亞素食餐廳臉書
更多NOW健康報導
▸攝護腺癌威脅男性健康 醫師盤點治療方法與優缺點分析
▸【下班聊健康】不想毛手毛腳!除毛大小事專家解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