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爆鸚鵡熱禽傳人已死5人 疾管署籲鳥飼主做好防疫

3431
陳曉彤 報導
鳥飼主小心!歐洲爆鸚鵡熱已死5人 疾管署籲做好防疫

【NOW健康 陳曉彤/台北報導】又現禽傳人疫情,世界衛生組織(WHO)3月5日表示,歐洲多國傳出「鸚鵡熱」疫情,至少造成5人死亡,呼籲醫師提高警覺,飼主、及常與禽鳥接觸的民眾應做好防護措施,重視手部衛生、環境清潔,避免飼養環境過度壅擠。


歐洲多國受「鸚鵡熱」疫情影響 病例數不斷攀升


據CNN報導指出,致命「鸚鵡熱」影響多個歐洲國家,2023年爆發,持續到2024年年初,包括,奧地利、丹麥、德國、荷蘭等國均爆發疫情,奧地利去年累積14例個案,今年則新增4例個案。


截至2月27日丹麥已有23例確定病例,17人住院,15人肺炎,其中4人感染後死亡。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公共衛生官員懷疑丹麥的實際病例數應該更多,而可能感染源包括接觸寵物鳥、透過餵食器接觸野生鳥類等。


德國去年共有14例「鸚鵡熱」確定病例,今年再增5例病例,幾乎每個感染者均合併肺炎,其中16人住院,而19例病例中,5例曾接觸過寵物鳥或雞。荷蘭「鸚鵡熱」病例數也持續增加,從12月下旬至2月29日,增加21例,是往年同期的2倍,所有確診者都需住院,其中1人死亡。


「鸚鵡熱」致病原為鸚鵡熱披衣菌 屬世界性分佈


疾管署表示,「鸚鵡熱」致病原為鸚鵡熱披衣菌(Chlamydia psittaci),屬於世界性分佈,但較為罕見,自2010年起,美國每年確定病例不到10例。至於台灣,每年有零星個案,最近的1次感染個案是在民國104年6月確認。人類感染鸚鵡熱披衣菌,典型症狀為頭痛、發燒、肌肉酸痛、乾咳等症狀,胸部X光肺炎表現常會較臨床症狀嚴重,有時伴隨胸痛,偶而併發呼吸衰竭、腦炎、心內膜炎及肝炎。


「鸚鵡熱」主要傳染來源為鸚鵡、金剛鸚鵡、鸚哥、小冠鸚鵡等觀賞用鳥,以及火雞、鴨等家禽,即使外觀看來,也可能帶菌並排放致病菌,特別是處在擁擠或運輸的環境中。潛伏期通常為5至14天,長則28天,人類感染主要因為吸入受污染的飛沫或塵土,例如,吸入已感染鳥類的乾燥排泄物、羽毛上的粉塵;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很少發生。


為避免鸚鵡熱披衣菌於禽類間傳播或傳染給人類,疾管署提醒,勿購買來路不明禽鳥,新購買的禽鳥建議前往有作鳥類診斷之動物醫院,進行相關疾病之篩檢(如:披衣菌篩檢測試),並定期檢驗禽鳥身體狀況,或將新購買之禽鳥單獨飼養至少6個星期,以降低與其他禽鳥類動物交叉感染風險。此外,注意飼養環境之清潔及消毒,避免因粉塵及羽毛飛揚而增加感染之機會。身體狀況不佳或免疫力較差者,儘量勿接觸禽鳥類。


疾管署表示,寵物飼主、寵物店員工、家禽飼主、屠宰場工人、肉品處理加工廠和獸醫師均屬於高風險族群,在接觸禽鳥或進行環境清潔及消毒時,應做好防護措施,配戴口罩及手套。如出現頭痛、發燒、肌肉酸痛、乾咳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治療,並告知醫師曾有禽鳥接觸史。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瘀青怎麼辦?消除瘀青用藥怎麼選? 專家教你去瘀要訣
▸飛蚊症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 中醫調理肝腎虧虛有助改善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