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疫情趨緩! 疾管署:仍應落實勤洗手防病毒傳播

42008
陳如頤 報導
腸病毒疫情趨緩! 疾管署:仍應落實勤洗手防病毒傳播
▲目前仍有多種型別的腸病毒持續於社區活動,呼籲家長及教托育人員保持警覺。(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疾病管制署24日表示,依據監測資料顯示,上週(10月15日至10月21日)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0,330人次,較前1週(11,068人次)下降6.7%;近2週就診人次呈下降,惟仍接近流行閾值(11,000人次),尚須觀察後續疫情變化。


根據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腸病毒71型、D68等多種型別腸病毒於社區持續活動,須持續注意學童傳播風險及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今(2023)年累計維持10例重症(含1例死亡),分別為4例克沙奇A4型、3例 克沙奇A6型、2例 腸病毒D68型及1例伊科病毒21型,均為5歲以下幼童。


疾管署提醒,雖國內上週腸病毒門診急診就診人次下降,但仍接近流行閾值,且目前仍有多種型別的腸病毒持續於社區活動,呼籲家長及教托育人員保持警覺,教導學童落實正確洗手等良好衛生觀念,並注意居家、學習環境的通風、清潔與消毒。幼童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落實生病不上課,以避免因與其他幼童接觸造成交叉感染。


疾管署說明,腸病毒感染者在發病前,喉嚨與糞便就有病毒存在,此時就有傳染力,在發病後1週內傳染力最強,且可持續隨著糞便排出病毒,時間可達8到12週之久,因此痊癒後仍應繼續注意個人手部衛生,落實「濕、搓、沖、捧、擦」洗手5步驟,以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嬰幼兒。另外,須注意酒精對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平時可使用濃度500ppm的消毒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含氯漂白水)進行一般環境消毒,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疾管署再次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更多NOW健康報導
▸罕病「結節性癢疹」越抓越癢 醫曝「癢彈」引爆難收拾
▸香菜功效多!專家授2道簡單香菜料理 這類人少吃為妙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