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高溫潮濕,小心熱浪傷人。衛福部國健署統計,今年(112)年6月1日至28日,累積488人次因熱傷害就醫,遠高於去年6月280人次;而28日就有17人因為熱傷害就醫。常見熱傷害為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中暑,其中以中暑最為嚴重,提醒如果出現身體發熱、心跳及呼吸加速、皮膚發紅且乾燥等症狀,就應提高警覺,儘速至陰涼處休息,去除衣物,用溫水擦拭或風扇冷卻體溫。
熱傷害種類繁多 「中暑」常見且最嚴重
遇到熱傷害,體溫過高,可以使用退燒藥物降溫嗎?當然不可,中暑係因中樞系統的體溫調節失調所致,而感染造成細胞激素釋放及產生發炎反應所導致的發燒,兩者機轉不同。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藥師張文靜警告,使用退燒藥,無法降溫,還可能增加急性腎衰竭、肝臟衰竭、凝血功能異常等併發症。國健署表示,熱傷害包含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中暑,成因、症狀分述如下,
▸熱痙攣:在高濕熱環境下長時間活動,因流汗過多或在休息時補充過多開水而非電解質溶液(運動飲料),促使體液喪失和電解質流失,體內的鈉、鉀離子濃度偏低,形成電解質不平衡的狀態,導致身體不自主骨骼肌收縮所造成的肌肉疼痛,持續1到3分鐘,容易發生於大腿、小腿與手臂。如果痙攣劇烈,甚至會影響腹壁肌肉,應盡快治療。
▸熱暈厥:在炎熱環境中,長時間站立,因皮膚血管擴張幫助散熱,血液會在體內重新分配,使大量血液和因久站而回流不順的血液,跑到皮膚等周邊血管和四肢,導致腦部血流暫時不足,發生暫時性暈厥。若不即時進行相關處置,可能引發更嚴重的中暑。
▸熱衰竭:主因為流汗過多,未適時補充水分或電解質而導致的血液循環衰竭,症狀為大量出汗、疲倦、身體全身無力、頭暈、頭痛、說話喘、血壓降低、臉色蒼白等症狀,患者核心體溫會上升,嚴重時可能會失去知覺,變成中暑。
▸中暑:症狀最為嚴重,因為熱衰竭時,未能及時照護,可分為2種類型:
1.傳統型中暑(classic heat stroke):缺乏對於環境氣溫濕度改變的適應力,多發生在老人、小孩、慢性疾病患者。
2.勞動型中暑(exertional heat stroke):發生在高溫高熱環境中工作的工作者,例如:國軍、勞工、農夫與運動員,因體溫調節中樞調節功能失常,皮膚無法散熱,呈乾燙潮紅狀態,常合併意識不清、體溫超過40°C(肛溫40°C、耳溫39.5°C、腋溫39°C),以致中樞神經異常,若為妥善處理,恐引發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多重器官衰竭、橫紋肌溶解、瀰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致命的併發症,甚至死亡,中暑患者死亡率約30%至80%。
如何預防熱傷害? 5點建議要記牢
國健署提醒,如出現上述症狀,首先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處休息,即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隨時注意狀態,若狀況沒有好轉,就立即送醫治療。至於如何預防熱傷害?以下提供幾點注意事項供民眾參考:
▸1.兒童、老人、慢性疾病者、正服藥治療者、高溫或密閉空間業從事者等高危險群,應適時補充水分與鹽分。
▸2.在濕熱的環境或從事過於劇烈的活動,應適時補充水分與鹽分,以及適當的休息及散熱的機會。
▸3.工人、軍人、以及長跑者,適時補充水分與鹽分。
▸4.避免穿著會妨礙熱量散出的衣物。
▸5.服用藥物、飲酒、肥胖的人隨時補充水分與鹽分。
核稿編輯:陳曉彤
更多NOW健康報導
▸長輩記性變差可能不是失智症! 水腦症3大警訊1次了解
▸細菌抗藥性不容輕忽 醫示警恐面臨無藥可用6大抗藥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