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擴大補助! 夫妻掌握3原則有效解決不孕問題

3768
連珮妤 報導
人工生殖擴大補助! 夫妻掌握3原則有效解決不孕問題
▲隨著晚婚、晚育的趨勢盛行,男女不孕的比例也逐漸增加,國健署統計,申請不孕症治療補助的夫妻,有超過7成年齡為35歲以上,因此醫師建議年輕夫妻應盡早就醫評估生育狀況,並共同積極面對不孕治療。(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連珮妤/台北報導】30多歲林小姐結婚7年多,一開始避孕,先享受兩人世界,等到想懷孕,卻始終未能如願,為了求子,可是吃盡苦頭,試過人工授精,又再做2次試管嬰兒療程,才順利受孕,今(2023)年3月喜迎女兒。


政府推人工生殖補助 挽救低迷生育率


台灣生殖醫學會24日公布最新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女性第1次嘗試不孕治療的平均年齡為36.3歲,近6成女性認為,老公對檢查和治療不積極,以為問題不會在男人身上,或是自認年輕,堅持自然受孕,以致延誤不孕治療時機,愈晚備孕,懷孕成功率愈低。


「晚婚、晚育已經成為趨勢」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台灣生育第1胎的女性年齡超過32歲,這也意味著不孕機率大增。為此,政府於2021年7月擴大人工生殖補助計畫,至今逾5.6萬人次不孕夫妻受惠,大約誕生1萬800多個寶寶。


國健署統計,申請不孕症治療補助的夫妻中,逾7成為35歲以上,屬於高齡產婦,魏璽倫說,「如同理財需要規劃,生育也要規劃」,年輕夫妻應儘早就醫,評估生育能力,如有問題,即早應對。


30歲前生產最佳! 掌握3原則有效解決不孕問題


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陳美州指出,男女生育年齡「愈年輕愈好」,最好在30歲前生產,女性生育能力容易受到年齡影響,但男性年紀一大,精子品質也會變差,增加流產、染色體異常等風險。


「在不孕症病例中,男女各佔一半」陳美州說,空氣汙染、高溫環境等因素,讓男性生育能力逐年下降,但對於不孕症治療,男生大都消極以對,不願配合檢查等。在不孕症治療門診中,常見男性因錯誤知識或表達方式不對,以致夫妻當場吵架,這也延誤治療時機。


為此,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黃貞瑜提出「精卵檢查要同步」、「伴侶療程要隨時溝通」與「面對療程應有信心」等不孕治療3大原則,呼籲夫妻同心面對困難,才能順利解決不孕問題。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白內障高危險族群注意! 眼科醫師教你挑對人工水晶體
▸【全台護心大串聯】心絞痛、高血壓、高血脂講座報名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