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上近5成患退化性關節炎 換人工關節非唯一解方

4336
連珮妤 報導
50歲以上近5成患退化性關節炎 換人工關節非唯一解方
根據統計,國內50歲以上每2人就有1人有退化性關節炎,主要好發於年齡約45歲以上的族群,且女性多於男性,醫師建議在治療上,可先以保守治療為主,如復健、口服藥物、關節注射等方法。若效果有限,則可考慮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清除關節積液、移除增生骨刺、矯正膝蓋變形,提升生活品質。(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連珮妤/台中報導】許多老人家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可能會出現膝關節疼痛、僵硬、變形等症狀,除了活動受限,走路時下肢也會不時感到疼痛,即便經過復健及服用口服藥止痛,效果仍然有限,許多人聽見醫師建議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心裡難免會怕怕的,擔心術後成效。醫師提醒,術前應多聽第2意見,經過醫師評估後,再選擇適合自己的醫療方式。


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45歲以上族群 及早治療可提升生活品質


澄清醫院中港分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骨科主治醫師王稚暉表示,在日常活動時,最容易耗損的部位為膝蓋關節,根據統計,國內50歲以上每2人就有1人有退化性關節炎,通常與老化、創傷、肥胖有關,主要好發於年齡約45歲以上的族群,且女性多於男性。王稚暉醫師建議在治療上,可先以保守治療為主,如復健、口服藥物、關節注射等方法。若效果有限,則可考慮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清除關節積液、移除增生骨刺、矯正膝蓋變形,提升生活品質。


食藥署表示,人工膝關節主要是置換並取代損傷的關節面,並依據關節耗損程度,進行全部或部分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者術後傷口小、恢復快,但僅適用單側關節受損且韌帶無損傷之病患。


此外,王稚暉表示,膝關節炎如果早點治療,也可以只置換「半膝人工關節」。人工膝關節組成為大腿骨金屬套、小腿骨金屬平台、塑膠墊片及塑膠膝蓋骨,現今設計多考量人體工學可貼合膝蓋解剖構造,降低異物感。在組合套件中,塑膠墊片為使用年限及再置換的關鍵,常見材質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平均可使用10至15年,另有墊片以高度混合連接製造或加入抗氧化維他命E,以提高耐磨耗性。


▲人工膝關節,主要是置換並取代損傷的關節面,並依據關節耗損程度,進行全部或部分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圖/食藥署提供)


置換人工膝關節風險雖低 術前仍應多方評估 


食藥署提醒,選擇適合的人工膝關節,須由醫師進行臨床評估,針對病情、職業、生活習慣做多方考量,術前應充分溝通,並遵循醫囑進行術後復健。王稚暉指出,儘管人工關節有諸多優點,但不論醫學再進步、關節設計的再經巧,還是比不上天生的健康關節。在人工關節的手術過程中,也有麻醉風險、術後也有可能感染、傷口癒合不良、人工膝關節不穩定或角度不佳等問題。


為了降低負面影響,有的醫師主張早期手術,選擇半膝人工關節置換,可免除將患者的十字韌帶及兩側半月板全部切除;有的醫師主張等患者的膝蓋壞了,再1次手術全換。王稚暉建議,在手術前,應多方評估不同醫院的醫師,尋求第2意見、第3意見,再選擇適合自己的醫師進行人工關節手術。


至於人工關節費用,包含膝關節材料、墊片、自費耗材等,需經醫師評估不同患者的置換程度來評估價格。如果有健保給付並使用健保醫材,約只需要自付1至2萬元;如選擇自費,半膝人工關節手術約7至10萬、全膝人工關節手術約20至30萬不等。


更多NOW健康報導
▸食藥署調整日本草莓農藥殘留量 氟尼胺、克凡派是什麼
▸【全台護心大串聯】心絞痛、高血壓、高血脂講座報名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