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國人失明原因第2位! 3大高風險族群不可大意

2165
葉立斌 報導
青光眼是國人失明原因第2位! 3大高風險族群不可大意
▲青光眼已經是我國排名第2的失明原因,因青光眼失明的人很可能會日漸增加。(圖/世界青光眼學會提供)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世界青光眼學會訂出每年3月的第2個星期是世界青光眼週,而青光眼已是國人排名第2的失明原因。有位67歲的黃先生,30年前診斷青光眼,近年偶然遮住左眼一看,赫然發現右眼幾乎看不到。雖有治療眼壓仍忽高忽低,直到接受微創手術才有效控制眼壓。另1位資深病友王小姐,起初以為只是普通眼睛疾病,直到頭痛欲裂就診,才發現視野缺損;其後自己時常踩空跌倒,爬樓梯需要扶著邊緣慢慢走,還得要穿運動鞋防止更大傷害。所幸20多年來靠著積極治療控制眼壓,維持視力。


我國失明原因第2名正是青光眼 3高風險族群要注意


台北榮總眼科部主治醫師劉瑞玲指出,青光眼患者人數逐年上升,2022年全球突破8000萬,WHO預估2040年全球青光眼患者將突破1億人。青光眼已經是我國排名第2的失明原因,因青光眼失明的人很可能會日漸增加。


▲台北榮總眼科部主治醫師劉瑞玲。(圖/世界青光眼學會提供)


劉瑞玲指出,部分青光眼的病人,眼壓會急速上升,出現噁心、嘔吐、頭痛等症狀,需即刻就醫;部分病患是因頭痛才意外發現有青光眼。相反的,絕大多數原發性者毫無症狀,因此被稱為視力的隱形殺手。到了末期會感到視力在短短幾個月內急速惡化。


大家常聽說「眼壓」這名詞,眼壓是什麼呢?劉瑞玲說明,眼壓的形成是因眼球內的房水,當房水排除路徑功能失調,眼內壓力高於視神經所能承受程度,容易破壞視神經,引發視野變窄。視野變窄後,起初周邊會有模糊感,繼續惡化的話,模糊部分將更多,最嚴重則會只剩一個小點能夠看見,直到只餘一片黑暗。


▲視野缺損者恐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圖/世界青光眼學會提供)


劉瑞玲提醒,有家族病史、近視超過600度、40歲以上者屬於青光眼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接受檢查,由於正常眼壓也可能罹患青光眼,因此眼壓以外也應該進行其它眼科檢查,確認沒有缺損。


4成病患察覺有異時 已經嚴重視野受損


三軍總醫院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指出,門診3到4成病患在感到有異時就醫已經嚴重視野受損,可能在3至5年內失明。同時治療關鍵在於控制眼壓、避免視神經受損,初期多使用眼藥水治療,然多達4分之3患者會自行停藥,順從性不佳。


呂大文醫師分享,青光眼治療關鍵在於控制眼壓、避免視神經持續受損,現有治療分為藥物、雷射、傳統手術及微創手術,目前第1線以眼藥水為主,不過眼藥水多有紅癢等不適感,且須每天固定時間點藥,容易忘記、想到才點,或覺得麻煩而忽略,再加上平時沒有症狀,許多患者容易中斷治療,健保資料統計,台灣將近有75%患者自行停藥,其中有9成患者甚至於治療第一年便自行停藥。而國外研究指出,5年內沒有穩定治療的病患,視力惡化的比例是有治療組的兩倍多。


呂大文醫師說,部分患者眼藥水治療效果不佳,建議手術治療,不過臨床發現,許多患者對手術抱持誤解,例如「動手術眼睛會瞎」、「好像會很痛」、「傷口很大、需要很久才能復原」等,容易一拖再拖,造成病症嚴重惡化,根據健保資料,台 灣目前約有逾45萬青光眼患者,每年僅有1700名患者選擇手術。


呂大文醫師說,傳統手術利用組織切割製造引流通道,微創手術則是在眼球上製造微小傷口後置入一個迷你引流管,加強房水的排出,達到控制眼壓,比起傳統手術,微創手術傷口較小、手術後的不適感明顯較輕微,且手術時間較短,約10到15分鐘完成,術後即可回家,復原期相對較快,多數患者於術後也無需再點眼藥水,替無法透過藥物穩定控制眼壓的患者提供新選擇。


▲三軍總醫院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圖/世界青光眼學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寒流一波接一波鼻過敏凍未條! 想根治醫曝先了解成因
▸【全台護心大串聯】心絞痛、高血壓、高血脂講座報名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