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量體重沒做「這件事」要小心! 代謝症候群恐找上門

2108
游庭語 報導
只量體重沒做「這件事」要小心! 代謝症候群恐找上門
▲多數人只在意體重數字,忽略了腰圍管理也很重要。(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游庭語/台北報導】許多人早上起床後第1件事就是量體重,但專家提醒,相較於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腰圍管理更為重要,大肚、腰圍過粗者,血壓、血糖及壞膽固醇顯著增加,且更容易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國人易疏忽管理 即使BMI正常仍腰圍過粗!


40多歲的楊先生體重近80公斤,腰圍36吋,想減重卻沒有動力,因為與幾位胖同事相比,他還算苗條,自覺腰圍沒多粗,直到1名胖胖同事罹患糖尿病,必須施打胰島素,才驚覺必須減重、讓腰圍變小。


腰圍過粗嚴重危急國人健康,依照國健署標準,19歲以上男性腰圍大於等於90公分、35吋,女性大於等於80公分、31吋就是腰圍過粗,就屬於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


2017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顯示,在19歲以上民眾中,逾5成腰圍過大,此外,身體質量指數(BMI)屬於正常,仍有近2成腰圍超過標準,代表部分民眾控制體重,但忽略腰圍管理。


與內臟脂肪息息相關 籲定期紀錄測量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長吳建遠強調,即使BMI身體質量指數是正常,甚至較低,但仍然都有2成腰圍超過標準。腰圍過粗就代表內臟脂肪過多,成為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容易罹患心血管和糖尿病。


如何研判內臟脂肪過多?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說,最簡易的方法就是量腰圍,成年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大於80公分,就需小心內臟脂肪過多,建議定期量測及記錄腰圍。


事實上,腰圍是否變粗,很容易從外觀察覺,此外,穿褲子、繫上腰帶,也會知道腰圍變化,但以皮量尺測量腰圍長度,相對客觀,如果腰圍過大,就表示腹部肥胖、內臟脂肪過多。


使用正確測量方法 1週至少量1次


吳昭軍提供正確測量腰圍的方法,早晨空腹時,除去腰部覆蓋衣物,輕鬆站立,雙手自然下垂。將皮尺繞過腰部,調整高度使其能通過腹部中線 (骨盆上緣至肋骨下緣的中線)。


▲測量腰圍時,一定要使用正確的手法。(圖片來源/ingimage)


測量時,皮尺與地面保持平行,並緊貼、不擠壓皮膚。此時,維持正常呼吸,在吐氣結束時,量取腰圍數值。吳昭軍建議,每週至少量測1次,如果超過標準,應透過規律運動,以及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等飲食原則,控制腰圍。


更多NOW健康報導
▸15年後甲狀腺癌復發肺轉移! 積極治療仍可與癌共存
▸【影音】糖尿病年輕化!預防勝於治療 醫示警從小學開始打基礎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