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芯儀、衛斯理談乳癌治療親身經驗 呼籲正視癌友困境

2806
葉立斌 報導
朱芯儀、衛斯理談乳癌治療親身經驗 呼籲正視癌友困境
▲在記者會上,藝人朱芯儀以及丈夫衛斯理共同分享抗癌與照顧心得。(圖/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提供)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10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為呼籲各界重視年輕乳癌病友,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副理事長何雪萍等人以及藝人朱芯儀、衛斯理,說明乳癌年輕化以及早期治療重要性。林口長庚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郭玟伶表示,乳癌為遠端轉移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加上近年乳癌有年輕化趨勢;郭玟伶強調,早期治療(第1期到第3期)能夠提高存活率與治癒率,且不再復發。


7成病友有經濟壓力 39歲以下病友壓力山大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表示,針對千位乳癌病友與親友的調查發現,69.1%的受訪者表示,自費治療的藥物是沉重負擔,且有76.3%的39歲以下年輕病友對自費藥物感到負擔沉重。更有40.2%因為高昂的費用,而不選擇自費藥物,39歲以下並有更高達78.3%;在受調查的癌友中有47.1%的人因此中斷職涯,其他也有相似比例的病友因生育與婚姻因病中斷,其中20到29歲病友中有3成因病離婚或延後婚姻。如預後良好的話,55.4%病友會繼續人生規劃。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副理事長何雪萍指出,年輕的乳癌患者不少,低於40歲的乳癌病患佔總人數9%。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早10歲,呼籲讓年輕病友人生延續,成為社會發展之助力。同時應正視台灣的年輕女性罹患乳癌機率之問題。


台灣乳癌發生率高 疫情造成篩檢量下降


高雄醫學大學乳房外科主治醫師侯明鋒表示,乳癌是台灣發生率與成長率雙高癌症,且乳癌位居我國女性癌症死亡率前3名,去年初死亡率更高居第2名,但篩檢人數已經趨緩,死亡人數成長,可能與民眾不敢去醫院有關。早期乳癌治療可提升病人存活率,降低死亡率。


▲朱芯儀、衛斯理暢談抗癌以及陪伴的心路歷程 。(圖/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提供)


朱芯儀暢談抗癌心得 衛斯理也談如何陪伴妻子抗癌


藝人朱芯儀以及丈夫衛斯理共同分享抗癌與照顧心得。朱芯儀共接受6次化療,在5月進行乳房切除手術,療程將持續到2023年。朱芯儀坦言罹癌當下最擔憂的是金錢。衛斯理表示,希望政府能重視並有術前治療選擇。


侯明鋒表示,以HER2陽性乳癌為例,現在僅2007年的乳癌的單標靶藥物有健保給付,然2015與2019年上市的雙標靶、新一代標靶藥物無健保給付。雙標靶能降低與單標靶治療相比約28%;而新一代標靶藥物針對術前輔助治療後未達病理完全緩解的族群,相較單標靶治療可減少50%復發率,但1年平均約需90多萬元。


林口長庚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郭玟伶表示,乳癌在年輕族群中影響很大,且台灣的乳癌好發年齡比美國低10歲,而更不可忽視的,是39歲以下年輕乳癌患者有成長趨勢。目前針對HER2的標靶藥物,有靜脈滴注與皮下注射,對於年輕病友相當省時。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邀請多位專家與名人分享乳癌年輕化與早期治療重要性。(圖/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女性3分之1歲月在更年期後渡過 專家提3秘訣改善不適
▸黃義交驟逝引憂鬱討論 醫提「憂鬱症9症狀」自我檢測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